欧洲在秦帝国时期就与中国有了间接关系,经过15个世纪的岁月,中欧之间仍然要靠中介来发生联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但更悲哀的是它以战争为开端。在葡萄牙进行的海洋扩张中,国王若奥一世的三儿子恩里克王子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在葡萄牙南部阿尔加维的圣文森特角开办了航海学校,并组织了多次航海活动,世人称之为“航海王子”。
1420年葡萄牙侵占了马德拉群岛,1446年又侵占了非洲几内亚地区,1455年侵占了塞内加尔地区,1460年侵占了塞拉利昂。其后,他们的目光转向了东方。
其实,早在1428年,恩里克王子就从兄长佩德罗王子手中得到了《马可波罗游记》,由此,对中国和印度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其实,在欧洲贵族的头脑里,中国人并不陌生。古代西方称中国为“塞里斯”,这一称谓在公元前6世纪或7世纪亚里斯特雅士所著的《阿里玛斯比亚》的《独目篇》中就已经出现。公元前416年到公元前398年间,在波斯宫廷供职的希腊人克泰夏斯是第一位记述见到了中国人的西方人。
当时间到了15世纪末的时候,欧洲各国为了战争、税收、掠夺人口以供军需,他们开始主动支持海盗抢掠,对于航海也非常支持。最终,葡萄牙找到了一个叫达?伽马的人,他希望去找寻中国和印度。达?伽马于1497年7月8日率领船队从里斯本特茹河海湾出发。他的船队由4艘船组成,共有水手和士兵约150人。船队经过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驶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的圣布拉斯湾。随后进入印度洋,又经过蒙巴萨、马林迪,终于到达了印度。
自此,葡萄牙的侵略矛头指向了亚洲。1510年,葡萄牙占据了印度西海岸的果阿(卡利卡特)。1511年,又攻占了马来半岛的马六甲(明朝称做满刺加)。满刺加地处咽喉要道,是郑和航海的必经之地,明朝朝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攻占满刺加以后,葡萄牙已打开通向中国的大门,中葡两国的直接接触已是指日可待。
中葡之战:打出来的尊严
葡萄牙人学下跪
在广州光孝寺内,有五个高鼻子蓝眼睛,长得又白又高的葡萄牙人站在一个中国人面前。这个人会马六甲语,名字叫亚三。他是被广东地方当局指派的翻译人员。亚三看着他们高声说道:“今天,你们来到天朝上国进贡,首先要学会我们中国人的规矩!”“什么规矩?”其中一个看上去是这五个人的领头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