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白银帝国的形成必须要有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需求方面,明帝国商业的发达,催生出了官僚商人和走私商人两大商人势力。在他们和传统统治阶层的共同享乐化消费倾向下,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全国性的享乐化消费,因此造成了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这便构成了前三章的主体内容。
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了官僚商人和走私商人势力的增长。因为明政府希望垄断商业利益,这便使得一些政府行为的背后有了官僚商人的影子,例如王崇古、张四维等老晋商的崛起。
第四章则主要谈及了货币供给以及白银帝国的正式形成。明帝国并不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这便与民间的巨大需求产生了矛盾。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在经济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上予以最终承认,这便使一条鞭法的出现成为必然。
经过四章的阐述,白银帝国是如何形成的已经跃然纸上,读者也将从中读出笔者对白银帝国的批评。在当今史学界,绝大部分专家学者都对白银帝国持正面评价,只有少部分专家学者对其提出批评,而这部书的批评算得上是最系统、措词最严厉的了。
因为,在笔者看来:白银帝国形成后,全民性的享乐主义造成绝大部分白银流入权力阶层、走私集团和官僚商人集团的私囊中,明中央政府以及广大中小商人和百姓其实并没有多少白银。明帝国一些行业的兴盛,特别是娱乐业的兴盛,所托起的阶层则是上述集团及其帮闲者,与广大百姓无关。明帝国亡于“白银”是笔者写作本书的主体思想。
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无论经济、军事,还是科技文化都远远强于世界其他国家。然而,晚明却在最强大的时候灭亡了,人们应该惊讶,但又不应该惊讶。因为,白银帝国的虚假繁荣掩盖了一切灭亡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白银帝国造成吏治腐败和社会风气奢靡,官员插手经济领域,将官场变成商场,这一现象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
其二,白银帝国造成中央没钱,帝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瘟疫、农民起义等问题时,没有财力支持,朱元璋所创立的非常先进的救灾体系,甚至整个荒政政策(包括救灾体系、预防体系、灾后救援)完全失效。
历来对于明帝国衰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其实,晚明败亡的直接原因在于白银帝国的光环掩盖了诸多乱政问题,这些问题在第五章进行了重点分析。
第六章是在本书完成后,在各位师长、朋友、部分提前阅读草稿的读者的提醒下新增的章节。侧重描述了商业与贸易方面的政策的出台过程及权力斗争,以及对百姓的影响,但对于农业经济中的权力斗争及影响涉及非常少。所以,仓促间补写的第六章并没有按照“评书体”去写。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朱元璋自开国以来,便对交通问题极为重视。有的朋友认为:交通等基础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没有必要进行具体阐述。然而,在历史上,这一点并非被许多人认可,例如非常著名的晚清洋务运动。洋务企业的产品之所以难以盈利,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交通问题。在这点上,晚清统治者比朱氏父子差得太远了。
在尚未完成统一之时,朱元璋便对全国的道路系统、邮政快递系统进行了全盘规划。道路系统使得长途运输、短程贩卖成为可能,货物也由小商品变成了大宗商品。邮政快递系统无疑使信息交流变得快捷,在保证边关信息传送、政令传达、民间书信往来的同时,更使得商人间的商业信息交流有了长足进展。
交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和商人的迅速成长。然而,由于建国初,朱元璋希望最大化地保障军事供给,因此,在各方面都加大了政府管控,商业也不例外。尽管实力有限,明初政府仍然对两件最重要的商品,即茶叶和盐的运输、销售地区和销售价格作了统一调控。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商人的需要,却没有彻底解决走私问题,从而使得明代陆路走私极为猖獗。在这背后,隐藏着明政府妄图垄断商业利润的企图,而正是这种企图使得走私问题伴随了整个明朝历史。
在陆路贸易发展的同时,明代的海路贸易也断断续续地进行着。到了明代后期,随着葡萄牙在南美殖民地的白银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商品经济初步发展起来。然而,随着与北方最大的敌人蒙古修好,明帝国再次忽略了海路贸易。由此,中国丧失了一次成为海上贸易大国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