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3)

其实我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是不可能取消,也不应该取消的。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改进。而且我也知道,既然有公开课,就免不了要“借班上课”。但是我又想,我们能不能按“借班上课”的特殊性来评价公开课,以尽量避免公开课中出现的虚假现象呢?比如,能不能允许公开课“冷场”呢?能不能允许公开课上没有学生主动发言?能不能允许公开课上教师讲得多一些?能不能允许公开课上教师不慎失误?能不能允许公开课没有“完整性”?能不能允许公开课上没有“高潮”?能不能允许公开课“平平淡淡”一些?等等。

如果这样,可能公开课会真实一些,至少我将不那么怕“借班上课”。

读到“自己”,读出“问题”

也许不会有人否认,真正的阅读是一个心灵激荡的过程--用眼下比较时尚的术语说,叫做“生命的体验”。但现在的学生是否体验到阅读的精神愉悦呢?我的一位高一新生在一次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问卷调查中这样写道:“我喜欢自己读朱自清,但不喜欢老师讲朱自清。因为我自己读《背影》,读到的是我父亲的背影,而听老师讲《背影》,我得到的只是一些所谓的‘关键词’‘关键句’而已。”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很精辟的理论。在这里,我想问一个朴素的问题:我们的阅读教学,怎样才算是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如果要从理论上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洋洋洒洒写出许多的论著,但朴实无华的真理总是源于生活实践而不是来自纯“理论”的逻辑推导。这里,我一点没有蔑视理论的意思,而只是希望我们的思考能够返璞归真,回到生活的起点。具体说,我想从自己阅读的切身体会谈起。回忆我自己的阅读,每当我感到心潮起伏的时候,往往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是从作品中读到了“自己”,要么是从作品中读出了“问题”。前者如我曾经读过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由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充满诗意的教育故事以及他所揭示的教育那纯真、纯正、纯净的人性之美,想到自己每一天平凡而同样美丽的教育实践,进而心潮起伏,难以自已;后者如我正在拜读的《“教育学视界”辨析》,作者陈桂生教授对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教育“常识”、“公理”提出的质疑,敲打着我的心房,使我对作者的质疑以及其他一些教育“常识”也投去质疑的目光,以至放下该书后我那被作者点燃的思想火把还在继续燃烧。这种伴随着感情流淌或思想飞扬的阅读,才是真正深入心灵的阅读;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也能享受如此心旷神怡的阅读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