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综合领先指标(5)

乍一看去,老的综合领先指标准确地预测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数据显示,2007年12月,综合领先指标下滑了0.7,说明未来经济增速可能会放缓。其实,如果按照其他指标的去趋势化操作对工业增加值增速进行同样的处理,那么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08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下滑。老的综合领先指标与其说是一项领先指标,还不如说是一项同步指标,所以OECD才会在2010年年初对数据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革。

新的综合领先指标在预测2010年以前经济周期变化方面的能力很强。1990年以来,综合领先指标平均会在工业增加值增速见顶或触底前的3~4个月作出反应。但这也不足为奇,顶多也就是事后诸葛亮而已,更何况,综合领先指标各项构成指标最初能否入选正是以这一时期的数据作为尺度。真正的问题是,综合领先指标能不能准确预测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

改进后的综合领先指标推出的时间还很短,所以它的预测能力有多强目前还无法判断。但它却说明了一个问题,要想判断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委实不易。2010年6月,综合领先指标从5月份的101.3降至101.1,2009年12月为101.9,表明进入2010年下半年后,工业产值增速将持续放缓。但实际情况却是,2010年6月指标下滑只是暂时性的,因为中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流动性举措,年底前的几个月经济增速获得了支撑。

考虑到政策因素在决定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不论是OECD的综合领先指标、国家统计局的先行指数,还是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中国经济先行指数,我们在解读的时候都要谨慎,不可过度依赖数据。如果中国政府作出像2008年夏季那样重大的决定,譬如决定加速或放缓对投资项目的审批、允许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或缩小信贷规模,经济增速都会受到显著影响。但在政策决定公布前,政策的影响是不会在任何数据中显现的,因此自然也无法反映到各项领先指标中。

市场影响

由于OECD综合领先指标的各项指标构成都已提前公布,同时改进后的指标推出年限较短,目前还无法判断它的预测能力,因此这项指标不是市场当前关注的重点。但OECD发布的其他主要经济体综合领先指标会引起一定的关注,如果改进后的中国综合领先指标逐步显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市场也会转而关注。

《解读中国经济指标:在数字中锁定投资机会》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