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GDP)(3)

1998年GDP数据备受争议

尽管中国GDP数据备受关注——也许这恰恰正是原因所在——数据也引起普遍争议。中国GDP数据问世以来经历了不少波澜,有两起事件可以说明国家统计局在计算GDP时所面临的制度性及技术性挑战。

首先,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亚洲经济陷入停滞。由于中国尚未开放资本账户,因此中国经济没有像泰国、印尼及韩国等亚洲近邻那样受到投机活动的冲击。但主要贸易伙伴都已陷入衰退,中国也不可能免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增幅、航空业客运量及进口增速均有所下降,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已显著放缓。但即便中国经济果真在滑向衰退,我们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一点儿也看不出来。1998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GDP增长78%,仅略低于1997年88%的增幅,与中国政府相信的维护社会稳定所需的最低增速8%也仅有咫尺之遥。因此,1998年的GDP数据引起极大争议。有的经济学家极力为国家统计局的计算方法辩解,但更多学者则对官方数据提出批评,并拿出自己的估算数据。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Thomas Rawski教授就是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官方发布的1998年GDP数据与事实不符,当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航空业客运量及钢铁、水泥等重要产品的产量增速均在放缓,因此1998年的GDP增速可能在正负2%之间。日本一桥大学(Hitotsubashi University)的Harry Wu教授和已故Angus Maddison教授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意见,根据他们以工业产值指数为基础进行的估算,1998年中国GDP仅增长03%(Harry Wu的最新研究结果为当年中国GDP萎缩01%)。两位对1992年以来中国GDP增速的估算详见图21。香港科技大学的Carsten Holz教授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庞大规模以及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要想准确计算GDP数据的确存在很大的难度,但要想找出官方数据的系统性漏洞或是另行计算出令人信服的GDP数据也并非易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