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旋在云端的隐秘通道(10)

时至今日,20多年前的这种奇想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羊卓雍湖电站已屹立在甘巴拉山间。与一般水电站不同,作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海拔和水头最高的水电站,羊卓雍湖水电站具有抽水和蓄能双重功能:在拉萨电网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在拉萨电网负荷低谷时抽水入湖,以此保证羊卓雍湖的水不会因发电而越来越少。

当南来北往的车辆从风雪飘飘的甘巴拉山垭口经过时,他们肯定不会想到,就在他们脚下,就在甘巴拉山腹地,羊卓雍湖和雅鲁藏布江正在进行着最为亲密的交流。科技改变了人类生活,从而也改变了山川地貌。

优弄拉山:萨迦政权的生命走廊

如前所述,对于雪山四合、高原兀立的青藏高原居民来说,一个个垭口的存在,无疑为封闭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口。千百年来,那些永远被风雪和严寒包裹的垭口,它们不仅是地理上的界山和分水岭,更是最为重要的文明通道。从这些垭口经行的远去者的背影中,有那么一些背影,曾深刻地影响了西藏的历史和未来。

1245年,中原大地上正是蒙元崛起、南宋衰落之时,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正骑着骏马,挥着弯刀四处出击。这一年夏天,一队小小的人马从位于后藏的萨迦出发,前往雪域中心拉萨。在离开萨迦之后,他们翻越了这次长途旅行中的第一座垭口,那就是后藏和拉萨之间的门户优弄拉山。

历史上,日喀则及其统率地区被称为后藏,而优弄拉山,则位于日喀则以西,处于后藏的后方,这座地处喜马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之间的山峰,自古以来,就是从拉萨和日喀则通往萨迦以及更为遥远的亚东等地的必经之路。

在1245年翻越优弄拉山垭口的那支队伍中,有一个只有10岁的孩子,他是跟随自己的伯父加入这次远行的。这支远行的队伍在拉萨略事停留后,继续马不停蹄地前往甘肃凉州(今甘肃武威),在那里,他们晋见了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并和阔端达成了西藏归顺蒙元的条件。这个和阔端达成条件的人,就是萨迦派领袖萨班,而那个跟随他翻山越岭的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八思巴。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分支,由日喀则西南仲曲河谷一个叫贡却杰布的新兴封建农奴主创立。此人自称是吐蕃王朝贵族昆氏的后裔,并于1073年在他的家乡修建了一座寺庙,广招僧徒,传习佛法,由于这座寺庙周围的土壤呈灰白色,人们便把它叫做萨迦寺--藏语里,“萨迦”就是“灰土”的意思。萨班用他良好的医术治好了阔端的老毛病,从而深得阔端信任。此后,精通佛法、聪明过人的八思巴继续得到了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宠信--忽必烈先是封八思巴为国师,赐以玉印。后来,1264年,当忽必烈迁都北京后,他下令在中央设立了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方行政事务的总制院--以后改名宣政院,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管总制院,从而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出任中央政府高级官员的藏族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