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风尘”

中华汉字如何组构成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如何有本义、衍生义,又有引申义,而这些丰富的含义又被历代的文家运用得那样灵活变化,有时竟会令读者感到难以捉摸。前文《说“风月”》中的“风月”二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再举一个“风尘”,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汉字的丰富变化。

“风尘”一词,《红楼梦》开卷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首回回目中的下联“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而普及本之开篇又有一大段“作者自云”①,向读者交代自己著书的种种内心活动,其中就有“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年所有之女子……”再往后读,也不过刚到第五回就又有宝玉听《红楼梦》曲之情节,有一支曲子叫做〔世难容〕,其中唱道:“到头来,依旧是风尘骯髒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如此看来,雪芹运用这个词语,必是有他自己内心特定的含义,而不是随随便便乱下笔墨的。那么“风尘”到底有哪些用法呢?因为我们此刻是讲论小说的文字问题,所以我们就还是先从小说中的例子说起,更为对榫。最容易记起的,就是唐代传奇《虬髯客传》中的一段故事,写李靖、红拂、虬髯客的风云会合。这三位被称作“风尘三侠”的主角中,李靖是开辟唐朝的先锋;红拂本在大官杨素的家里做使女,因慧眼识英雄,从杨家私逃出来,投奔了李靖,帮他成全了大事业;而虬髯客呢,因为不能在中原与李靖争衡,自往海外去立国,也成就了王位。这三个不同寻常的人物,都是来自风尘碌碌的下层社会,并建树了自己的功业。而他们此前的那一段身处社会底层,虽有伟大抱负而不能舒展的处境和心情,就叫做“风尘碌碌”了。

再举一个较晚的例子,清末八旗作家文康因受《红楼梦》的影响,也作了一部书,就是颇为风行的《儿女英雄传》。说来有趣,文康是个正统的满族文人,很有学问才华,但他认为曹雪芹的书,有“异端邪说”的巨大缺点,他要另作一部与之唱对台戏的章回小说——用安公子和十三妹的传奇姻缘故事来对抗贾宝玉、林黛玉的婚姻悲剧。这个重要的小说史上的一大公案,我准备另作讲说。此刻单说文康在开卷不久后,也有一回回目作“三千里,公子走风尘”。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青年公子安骥,因父亲在外地做官,遭了意外的冤屈困难,需要家里自己出一大笔银子,方能“赎罪”。安公子勉强筹措了几千两银子,独自远行,去救老父。所以说他是“走风尘”,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在漫长的旅途中,不顾风霜劳苦,独自奔往前程。从字面讲,路途中有风沙尘埃,似不难懂,可是当你真读了安公子所遇到的种种曲折与艰难危险,你才恍然大悟,这个“走风尘”可绝不止是什么风雨霜雪尘土的事情呀!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这位伟大小说家的笔下出现的风尘碌碌,看起来十分朴素简明,没有多少深求细究的必要。可是我相信,当你看了以上两个例子,也许就会想到曹雪芹写下这四个字的词语时的心中滋味了,到那时你恐怕就会另作一番思索。

诗曰:

只说行程风雨尘,哪知字内有深因。

红楼不是寻常笔,莫作粗心大意人。

己丑年闰五月十三小暑前二日

2009-07-05

《红楼新境》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