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漫步】
古代的禅门,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初到参学的学僧,师父都会令他们暂时将参禅的念头放下,先到下院从事最苦最累的劳动,这在当时被称为“磨性”,意即磨炼意志,以便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所以,佛门常道:“大磨成大佛,小磨成小佛,无磨不成佛。”孟子也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遍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没有哪个人能轻轻松松取得突出成就。
【禅语故事】
惠能初到黄梅时,五祖弘忍禅师虽然对他甚深的造诣已颇为认可,却仍然让他到伙房舂米三年,由于体重不够,惠能只得用巨石绑在腰间,才能勉强完成繁重的工作,直到机缘成熟之时,五祖才给予点化,传之以衣钵。
这个过程必不可少,它能让人们去除更多的执著,少一点暴戾,多一点平和;少一点傲慢,多一点谦恭;少一点焦躁,多一点安然。但当这些都具备以后,实际就为自己的成功在心理方面赢得了资本,接下来就可以登堂入室,在禅学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展拳脚了。
【禅来禅去】
苦与乐其实并不在于外境,它们只是人们对于外在压力的感觉,是主观的。例如,同样的生活境遇在不同的人看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人会觉得它好,也有人会觉得它坏,这都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只在于个人如何去看待罢了。所以古人有句俗话说“身在苦中若不知苦苦亦乐,身在福中若不知福福亦苦”,讲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禅宗就是让人们放下心中固有的苦乐观念,将世间的一切都看得很美好圆满,这样便能放下心中的烦恼,保持永久的快乐和幸福。正如故事中的挑水禅师,即便身在乞丐群中,也不以为苦,而是心满意足地享受着这种生活所带来的乐趣。
尽管人生处处充满了坎坷和磨砺,但正是这些看似坎坷的人生阅历,构成了我们波澜壮阔的人生。“人生乐章的精彩之处在于顿挫。”如果缺乏了这种种历练,人生岂不是流于平淡?也就失去了更多的乐趣。
其实,适当的苦难往往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强大。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栽种一些南瓜,并从它们很小的时候起,就逐渐往它们身上加放重物,并且重量逐日增加,直到它们成熟的那一天。此时的南瓜已经变得异常坚硬,即便用刀也很难劈开。
人的成长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适度的给予压力,让其慢慢适应,那么最终将会成为参天大树,而不是温室里的花卉,稍有狂风暴雨,便雨打花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