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午后(3)

此刻,阿峻也在城楼遗址上神社里的樱花树下,隔着一尺远观察着鸣蝉。他越看越觉得惊讶,这个骨架单薄,身体娇小,支撑着两片肥皂泡般薄薄羽翼的小小昆虫——蝉,竟然可以发出如此高阶的声音!而它发出高音的秘诀,完全依靠身体从腹部到尾部的收缩。那个软毛密集还有关节的部分,就像引擎的某个部分一样,准确地往复运动着。他回忆起蝉收缩时的模样,从腹部到尾部迅速鼓胀起来,一伸一缩间仿佛力量充满了全身的所有细胞。他忽然觉得,蝉这种生物太怀才不遇了!

偶尔也有人像刚才那位老人一样,过来乘乘凉,顺便看看风景然后离开。

阿峻经常在这里碰到一个人,他总是独自在午后的亭子里小睡一会儿,然后神情专注地望着大海。今天,他正跟一位领着小孩玩耍的姑娘亲切交谈。

一个小孩手握一根竹竿四处捕蝉,另一个手里拎着笼子的小孩则不时地停下来,往笼子里瞅瞅,再望一望竹竿,然后紧跟上去。他们彼此没有交谈,却都感受到看戏般的乐趣。

在另一个方向,女孩子们在捕捉舂米郎[1]。她们一边捉虫嘴里还一边唱:“祢宜大叔舂米啦,多舂米才有得吃。”她们唱的“祢宜”是当地的土话,就是指神社的神主。阿峻突然觉得那些模样忠厚善良,长着一张长脸,长脸前端还生着两条短短的触角的尖头蚱蜢果真和神主有几分相似,而且眼前自然浮现出一幅有趣的场景:蚱蜢被女孩子们拎着后腿,想逃又逃不走,于是只好连续伸缩双腿,动作酷似舂米。

女孩子们在草丛中追赶着,数只蝗虫从草丛中惊起,它们两条腿用力向外伸直,羽翼上满载着阳光。

不时有几根烟囱冒出炊烟,大片的田野就在它们四周展开。类似伦勃朗[2]素描的田园风景在这里随处可见。

浓密的树林,农家小院,街道,还有绿色田野里已经褪色的红砖烟囱。

一艘轻快的小船从海上驶来。

小船吐出的青烟被海风吹得朝陆地方向弯下了腰,随即又顺着小船行驶的方向袅袅翩翩。

仔细一看,仿佛那并非烟雾,倒像是一辆玩具火车拖着一个固定的柱状物向前奔跑。

倏地,太阳黯淡了下来,所有风景的色彩随即发生了变化。

远远地,可以望见一道海湾沿着海岸斜斜地插向岸边。阿峻每次登上城楼,都会无数次地眺望这道风景,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1]  一种蚱蜢,人执其后足,欲跃不得,遂作舂米之状,故俗称“舂米郎”。

[2]  Rembrandt(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