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不善的企业都有相似之处”

  

通过这种快速接触,我们对这个钢铁部门的问题本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文豪托尔斯泰在其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中留下了“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名言。他的话对现代的企业组织完全适用。“经营良好的企业都是一样的,经营不善的企业则各有各的不幸之处。”

为什么经营良好的企业是相似的呢?

这是因为尽管存在业种业务的不同,日常业务采用的思考方式、养成的习惯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共同具备容易出成果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反之,运营不畅的企业则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在,的确是各有各的不幸。

一般的经营顾问总是注意负债表面上的个别问题,而不顾各种各样企业的各种各样的不幸,只把最引人瞩目的表面问题解决或修正了事。

然而,其实不正确的思考方式和习惯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一个一个的问题才出现。而正确地指出这一点才是应该做的。情况好的企业都是一样的,情况不好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而情况不良的企业无论哪个在其深层都存在着不良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这一点是相似的。

这个钢铁企业存在着只有这个钢铁企业才有的问题。

廉价钢板的流入、世界性的供给过剩等因素导致这个企业在国际性价格竞争中败下阵来。他们不能做到根据市场信息来开发商品,同时深陷人工成本的泥塘不能自拔。

这一系列的问题作为该企业固有的问题,这一点已经得到明确,所以不摸索出一套良策是不行的。

但是在这之前应该要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该企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何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

这是因为该企业存在着更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其他情况不佳的企业同样染上了不良思考方式和习惯的顽疾。

该钢铁部门的不良思考方式和习惯究竟是什么呢?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员工们不能将所想的自由议论的所谓企业文化的存在。

已经习惯了的他们似乎并未意识到这点,其实他们自己企业的那些事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的了。外部人士即使能够把握住那些看得见的资产,但该企业所具有的看不见的资产(组织资产、人的资产、客户资产)什么的,不是一下就能明白的。

如果他们能将所思所想说出来相互讨论,为了企业的健康成长将其统一的话,也就不需要我们的存在了。也就是说,他们应该自己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加以实践。

之所以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是因为有些企业内部的积极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激情、快乐、笑容”的循环发生了停滞。使组织形成快乐氛围的是员工,而使客户笑容满面的还是员工。员工之间的联动不协调的时候,“激情→快乐→笑容”的循环就被切断了。

销售额长期低位徘徊的情况,到底如何是好?那些没有找到答案就停止思考的企业是因为无视自己企业“看不见的资产”的存在,忘记了其价值,进而造成临时应付一下从而使客户离之远去等局面出现。

经营情况不好的企业的不良思考方式和习惯的根源就在于员工间有机的关系欠佳,这是普遍的事实。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不少读者不由地回忆起自己的企业。

 

《公司革命》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