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2)

我们在三十余年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发现许多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偏头痛、风湿痛或良性关节痛,原因不明的胸闷、心悸、失眠、多梦、颈性眩晕,以及顽固呃逆均与颈椎综合征有关。胸椎综合征的范畴更为广泛。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在胸髓侧角,其节前纤维通过椎间孔,故胸椎综合征随损害节段不同,对相应交感神经损害而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具不同的性质,引起内脏病症完全符合交感神经所支配的脏器。例如T2—5 错位可引起频发性早搏(室性、房性或多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于T5—9 有错位。腰椎综合征除能引起众所周知的腰腿痛外,还可导致肠痉挛、肠麻痹、习惯性便秘、肠功能紊乱、排尿障碍及痛经等。

在脊椎病因学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开展了治脊疗法,对三十多种不同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脊疗法是以针对脊椎错位施行正骨推拿复位(有些病例尚须在- 4 型牵引椅下进行牵引下复位),采用水针、理疗以治疗患椎周围的软组织劳损和无菌性炎症,加强颈、腰背肌锻炼,促使脊椎恢复其稳定性,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内脏病症得到满意的疗效。当然也有些采用上述非手术疗法无效之病例,则采用手术疗法。

我们认为脊椎病因学说,给现代医学提供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病因之一。对认识老年性疾病的多系统病变除目前国内外的发病学说外,应重视这些疾病有些与脊椎退变并发这一客观事实的重要意义。

脊椎病因学说的逐步完善,将能提高对老年性脊椎退变所引起的疾病的诊治与防病工作。实践证明骨质增生只是少数病人的病因,而绝大部分病人属于脊椎关节功能紊乱(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和关节滑膜嵌顿等),只要能纠正关节错位和治愈椎旁软组织劳损,加强伸脊肌的锻炼和适当地应用自身牵引,是可以起到防治作用。

综上所述,脊椎病因学说已由以往的颈、肩、腰腿痛的范畴发展为一项新的病因学说,并进而促使其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进展。目前本学说还存在一些尚需深入研究的机理,有待今后继续研究探讨。

(魏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