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1)

在《脊椎病因治疗学》出版临近二十周年之际,应香港商务印书馆的要求,请我为该书编写纪念版。该书1987 年月出版后,深受读者好评。这二十年里,医学技术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在脊椎病因科研工作中,后继者亦非常努力。

由当年总结治脊疗法适应症64 种,至今已达76 种,尤以婴幼儿的产伤引发的“先天性斜颈”、“脑瘫”、“多动症”等,中老年人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早老性痴呆症”和“神经性水肿”等,中青年人的“亚健康”症状,大多数与脊椎失稳、错位相关。有50% 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并发骨盆旋移症,调整好骨盆,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的疗效。

不少疑难病例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充分证明,治脊疗法为临床疑难病症开辟了一条新的诊治途径。只因《脊椎病因治疗学》主编魏征教授已于2001 年逝世,我既是他妻子,更因我与魏征教授在脊椎病因治疗学课题的研究和创立学说过程中,经历了四十余年的艰难岁月,我既是这课题的主要研究者又是实践者。这本专著出版后已成为本专业的工具书和专科教材,我希望通过编写纪念版,给原著增补科研和临床的新进展。

年原著主编魏征,是西医骨科医师,把解决“颈椎病难治”的问题选作研究课题,初期以中西医结合改革颈椎病诊断和治疗,在检索中,发现不少中外专家都认为“颈椎病的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往往不一致”的疑点。我是康复理疗科医师,1956 年院领导派我与魏征一起参加广东省卫生厅举办的“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班”(三年制),毕业后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在康复理疗中的应用。我俩商议选定两科常见疑难病的颈椎病为专项研究,起初只从中西医疗法的配合上加加减减,走了近十年的弯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1968 年,在三个重症颈椎病人的诊治重点研究中,就从“颈椎病的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往往不一致”这疑点切入研究,发现颈椎病的发病主因并非骨质增生,而是椎关节错位,从而取得临床诊治方法更准确、疗效更理想的突破性成功。

我们应用新法诊治颈椎病后,发现不少病人在颈椎病治愈时,头面部或全身性的慢性病症不药而愈,故而于1969 年开始,研究脊椎病与内脏疾病相关性的机理。1972 年由全院组织多科室的专家,成立“脊椎相关性疾病科研组”,后改为“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研究此课题四十多年,进行了课题各阶段中相关细节的深入探索。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