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的校外修读制度向没有参加传统科目学习的学生们提供了获取学位的机会,每年都有校外学生在世界各地修读研究生或者更高的学位。这其中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舍先生就曾受聘在这里担任华语教员。
1.历史学家傅斯年
傅斯年,1896年生于山东聊城,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从小爱读书,六岁进入私塾,11岁便读完了《十三经》。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随后攻读国文。1919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在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研究实验心理学、物理、化学和高等数学。1926年回国在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在中山大学创立语言历史研究所。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在新文化运动中,傅斯年撰写《文学革新申义》,响应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他是学生领袖之一。后来作为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他在经费、设备、制度等方面都为该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把明清大库档案资料争取到该所,组织进行专门整理,使明清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第一次有计划地组织了殷墟甲骨发掘,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商代历史的研究。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傅斯年摆脱故纸堆的束缚,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在任历史语言所所长23年间,他组织出版学术著作70余种,培养出了大批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等专业人才。其主要著作有《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稿本)、《古代文学史》(稿本)等,还发表了论文100多篇。
傅斯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之一,在中西史学的交流和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史料学派”。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脑出血猝死于台湾大学讲台,胡适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
2.翻译界之圣手伍光建
伍光建,1867年生于广东新会,1881年进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师从严复,对英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接受了十分严格的外语和专业训练,毕业后赴英国伦敦大学学习,1891年回国到母校任教。
1905年,伍光建随载泽等人到美国进行宪政考察,这使他对西方政治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教学之余,他陆续编写了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的教科书。在欧洲的留学生活和严复严格的专业训练使伍光建具备了较高的英文阅读和听说能力,这为他从事专门的翻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世纪90年代,伍光建开始从事翻译活动,他是我国最早的法国经典小说翻译家,翻译了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和《二十年后》,名为《侠隐记》和《续侠隐记》,于1907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伍光建的翻译数量十分可观,视野开阔,选题广泛,与当时的白话文不一样,他翻译的作品通俗易懂,明快轻盈,给人以清新之感,当时受到矛盾的高度评价。他认为伍光建的译本删节很有分寸,没有损伤原著的精彩内容,书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在译本中非常鲜明。他的译著数量惊人,贡献很大,所译哲学、历史、文学等作品,共130余种。民国时期向中国读者介绍了《简·爱》、《侠隐记》、《呼啸山庄》等大量外国优秀小说,有“翻译界之圣手”之称。
3.人类学奠基人费孝通
费孝通,1910年生于江苏吴江,4岁进入蒙养院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进入东吴大学预科学习医学,之后受革命思潮的影响改学社会科学。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学习社会学,1933年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社会学和人类学硕士学位,1936年夏赴伦敦大学学习哲学并于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名为《江村经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经典的人类学著作之一。
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的田野调查精神和差序格局的提出。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江村经济》一书使费孝通步入世界人类学著名学者行列,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赫胥黎奖。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在《江村经济》一书中,让世人从一个小小的村庄看到了整个国家;而差序格局的提出在社会学界更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认为“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很形象地描述了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
邱泽奇说过,费孝通在气质上属于典型的士大夫形象,性格温和,最喜欢把事实摆出来,从不说“你该怎么做”,加之他的著作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却不使用任何专业术语,因而他的观点容易被基层接受。他的“小城镇建设”、“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4.光纤通信之父高锟
高锟,1933年生于上海金山,祖父是晚清著名诗人和南社的重要成员,父亲是律师。在高锟入学前,父亲聘请了教其四书五经的家庭教师。1943年,他就读上海世界学校。1949年移民香港,进入圣若瑟书院就读,随后考入香港大学。1965年,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
1957年,高锟开始了光导纤维的研究。随后提出了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以光代替电流运用于电话网络。1966年,高锟发表了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这在当时光纤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他一生拥有28项专利,因为他的贡献,1010亿公里的光缆遍布世界各地。由于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高锟先后获得了利布曼奖、巴伦坦奖章,并于2009年同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