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害怕而哭泣的男孩(1)

如果你把哈罗德当做成年人问他,他属于何种依恋类型,他可能会告诉你他属于安全型依恋。他记得快乐的假日时光,以及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的确是真的,大多数时候,他的父母符合他的要求,使得哈罗德形成了安全型依恋,成长为一个性格开朗、信任他人的男孩。他知道自己过去曾经被爱,所以假设自己将来也会同样被爱。他对社交活动有极大的渴望。当事情出错时,当他陷入某种自我厌恶的情绪中,他并不会非常压抑或是疯狂地发泄。他积极地跟别人交往,期望他们会欢迎他融入他们的生活,并且帮助他解决问题。他与人交谈并寻求他们的帮助。当他进入一个新环境,他相信自己会交到新朋友。

但现实生活从来不能被完全简化为单一的类型。哈罗德也会遭遇某些可怕的事情,或是发现他的父母不能理解他的某些需求。他们对他所经历的一些事没有任何经验,仿佛他具有他们所缺乏的一种隐藏的精神层次,才会体验到他们不能理解的恐怖事情,以及他们无法分享的强烈愿望。

在哈罗德7岁时,他突然开始害怕星期六。他在清晨醒来,意识到父母晚上将会外出,过去他们几乎一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努力告诉自己当父母外出时他不能哭。下午,他向上帝祈祷:“上帝啊,请别让我哭,请别让我哭。”

他会到后院去看蚂蚁,或在楼上房间里玩玩具,但厄运的念头从未远离。他知道父母晚上外出是正当的,男孩子应当勇敢地接受这一点,不应该为此而哭泣。可他也知道这是一条他无法遵守的规定,无论他多么努力。一周又一周,当父母关上门离开时,他会流下眼泪,跌跌撞撞地朝他们离开的方向跑去。多年以来,保姆们一直得抓他、拉他、抱他才能把他弄回来。

他的父母告诉他要勇敢,要像个大男孩。他知道自己应该遵守这一规则,也接受它,而且他也相当清楚自己这样做很不光彩。世界上的男孩好像只有两种:父母外出时不会哭泣的男孩,以及他—一个做不到他应当做到的事的人。

罗伯和朱莉娅尝试了各种办法避免这种崩溃。他们提醒哈罗德,他每天离家去上学也是独自一人,并不会因此害怕或感到不安。然而,这解不开哈罗德的心结,他知道自己即使拼命想要顺应父母的意思,也仍然会哭、会犯错。

一天下午,罗伯发现哈罗德在房子里鬼鬼祟祟地走动,打开每一盏灯,关上每一扇橱门。“我们离开后你很害怕吗?”他问。哈罗德的回答当然是“不害怕”,但实际上他很害怕。罗伯决定带着他在房子里进行一次小旅行,告诉他没什么可怕的。他们走进每个房间,罗伯让他看每个房间是多么空。罗伯将这些空荡荡的小房间视为一切安全的证明,而哈罗德则将空旷的房间视为某种无形的邪恶正潜伏在那儿的证据。“看见了吗?没什么可担心的。”罗伯说。而哈罗德则认为这是大人们看到真正可怕的东西时说的话,他闷闷不乐地点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