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1)

本书首次出版于1992年,这在当时是第一本解释和论述两性之间言语虐待的图书。没想到,出版之后,本书引起成千上万人如此强烈的反响。很多看过这本书的人辗转把他们的读后感传达给我,甚至把他们的经历讲给我听。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能让我继续把这些问题运用到今后的研究当中。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

尽管本书的姊妹篇《言语虐待的受害者开口说话》延伸了研究的主题,并回答了很多问题,但我觉得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探讨。很高兴有机会在本书的再版中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

写信给我的几乎全是女性(占98%以上),但是,相当多的男士也赞成改变言语虐待的状况。我认为他们还是很愿意从女性的感受中了解一些东西。因为只有那些受压抑的、饱受这种痛苦的人,才有资格揭示这种压抑的形成,也最能说明其影响。

一般情况下,暴力行为在言语虐待的两性关系中不是很普遍,但也不是没有。通常,言语虐待是暴力行为的前奏,与殴打往往如影随形。男人因为与另一半的某种不和谐而殴打她,有过一次之后,就会更加藐视、压制甚至贬损她。只有理解这种关系的发展过程,才能提供有效的方法去约束施虐者的丑恶行为,这是减少所有家庭暴力行为的第一步。

与女人相比,男人似乎不太情愿将他们的经历曝光,正因为如此,我认为言语虐待(像殴打一样)是两性关系中很明显的问题。

几个世纪以来,性别差异一直在不断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一个普通而又明显的差别是:与女人相比,男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大。他们认为,在两性关系中自己对另一半的支配是可以接受的,也应该是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模式。这种男人有“权利”支配女性伴侣的观念,在两性关系中最具破坏性。不幸的是,言语虐待和肉体虐待也多发生在这种背景下。

恰恰相反的是,很少有女性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另一半。其实,不管是谁,支配对方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控制是相当愚蠢的行为。因为人人都希望能自我管理,自己对自己负责。从孩子到成年人,大家都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希望有个人的主见,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而不是服从他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