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的拍摄手法(1)

北野武导演原本就是一个相当安静、少话的人,起码我是如此认为。

北野导演首次请我制作电影配乐是在拍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1991 )时,在此之前我们从未见过面,我不清楚自己为何能够雀屏中选。与导演初次见面,我对他的在电视上说话像机关枪般的印象完全改观。

拿到剧本后,剧本的页数少得令我惊讶。看完试片后,我仍觉得电影里的对话非常少,也许与这部电影是聋哑人士的故事有关系。整部电影中沉默的空当很多,我原以为是内容的缘故,后来才知道这是北野导演的拍摄风格。

看完试片后,导演对我说的话也让我印象深刻。

“通常不是有些地方一定得配上音乐吗?把这些配乐通通拿掉。”

电影相关从业人员大概都知道哪些地方要配上音乐,北野导演却打算背道而驰。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提出这种要求的导演,通常导演都会想借助配乐,让电影情节更戏剧化。

看起来虽然理所当然,但电影除了纪录片之外,其他全都是虚构的作品。而在虚构的世界中, 往往会出现过多的说明。

例如,银幕上出现一对男女,任何人看了都知道他们是情侣关系,但导演还要两人相互凝视,再加上一句“ 我喜欢你”的台词,同时播放着甜美的旋律当做背景音乐。近期的电视剧几乎都是如此拍摄,甚至还嫌这样表现不够,需要在旁白或字幕上补上一句:“ 他们彼此爱着。”烦不烦啊!

即使是在电影之中,也存在着许多过度的说明。

北野导演认为这种拍摄方式有些乏味、令人生厌。对此,我深有同感。

导演拍电影时,若想要表现处于恋爱关系的两人,只要取两人相互依偎的情景即可。若要呈现寂寞的画面就让主角孤单一人,完全不加任何台词,也不勉强演员表现出不自然的神情。北野导演执导的方针是,若是演员演得做作,不如什么都不做,只是站着,这样才能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