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报教父盛宣怀(2)

同治五年(1866年),二十二岁的盛宣怀和二弟一同考中秀才,一向以诗书持家的盛家自然欢天喜地。但是志得意满的盛宣怀未曾想到,他的科举之路已经于此断绝了——之后盛宣怀曾三次参加乡试,皆不第,相反,考场之外的另一片天地正等着他去开辟。

同治九年(1870年),时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将盛宣怀招入幕府。一来是故人之子,二来沉稳务实的盛宣怀确有才干,因此深得李鸿章的欣赏器重。终李一生,都对这个小他二十多岁的子侄关爱备至、力加提携,因此还有传言说李鸿章收了盛宣怀当干儿子。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李鸿章一路的提拔关照,绝对是盛宣怀飞黄腾达,乃至跃上天下官商首领之位的最最重要的原因。

进入北洋系统之后,盛宣怀被李鸿章委任为派委行营内文案,兼任营务处会办,相当于李的机要秘书。在这个位置上,盛宣怀干得很出色,他的文笔既快且好,传说一日可达万言;人事也处得不错,和李鸿章麾下淮军大将郭松林、周盛传等人关系很好。一年多后,盛宣怀被保升相当于知府的官职,道员衔,赏二品花翎顶戴,升迁的速度可以说是相当惊人了。

随着地位的一步步提高,盛宣怀在实业方面的才干也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向李鸿章建议设立轮船招商局,以商贸航运来养北洋水师,这个意见被李鸿章欣然接受,当即任命盛宣怀总办此事。光绪元年(1875年)秋,转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会同湖广总督李翰章、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又委任盛宣怀督办开采湖北煤、铁矿务,仍兼理招商局。可以说,刚刚二十八岁的盛宣怀,已经成为晚清政坛的一颗政治新星和有分量的干员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盛宣怀把目光投向了正在欧洲和新大陆方兴未艾、蒸蒸日上的电报事业。

世人皆知,洋务运动在清廷中央的倡导者是恭亲王奕,而在地方官员中的代表人物则是李鸿章。也正因此,行六的奕被保守派骂作“鬼子六”,而行二的李鸿章,则被讥讽为“李二先生是汉奸”。汉奸也罢,洋务领袖也罢,也不管是出自公心还是私意,李鸿章在发展“洋务”方面,的确是不遗余力的。

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苦于发展洋务以自强并无头绪,于是招来已经被他倚为左膀右臂的盛宣怀进行商议。盛宣怀认为,要办洋务必须以兴办铁路、电报为先,建设铁路在当时愚昧腐朽的政治环境下非常不易,可以稍缓,而兴办电报事业则应“急起图功”。不愧是在实业领域已浸淫多年的老手,一下子就抓住了交通和通信这两个工业近代化的核心命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