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开大学04

  

(四)逸闻趣事

南开大学的路边有些小石碑,上面刻着“我是爱南开的—周恩来”。周恩来品学兼优,在经济上,严修和张伯苓校长经常资助周恩来,破例批准他为南开学校唯一免交学费的学生。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在严修的帮助下这年周恩来赴日本求学。这句话原文出自周恩来《给留日南开同学会信》,他在日本听闻南开接受军阀的资助,一时难以理解:“你们诸位离天津远,还不知道内情。我是现在天天到南开去的。我是爱南开的,可是我看现在的南开趋向,是非要自绝于社会不可了。人要为社会所不容,而做的是为社会开路的事情,那还可以;若是反过脸来,去接近十七、八世纪,甚而十三、四世纪的思想,这个人已一无可取,何况南开是个团体。团体要做的事情,是为“新”,倘要接近卖国贼,从着他抢政府里的钱、人民的钱,实在是羞耻极了,哪能谈到为社会的事!”

作为私立学校,南开当时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学费和捐赠。据初步统计,军阀对南开的捐助前后有150多万元大洋。然而,青年学子却不以为然,他们劝张校长“不要军阀的臭钱”。每遇此事,张伯苓都坦然一笑:“美好的鲜花,不妨由粪水培育出来。”1919年“五四”前夕,周恩来进入南开学校大学部。1920年1月,他因领导学生运动遭到反动当局逮捕。为了保护他,严修与张伯苓商量以南开大学的“范孙奖学金”资助周恩来出国深造,周恩来也因此而逃过一劫。

另外,南开校名和镜箴的由来还有一些历史渊源。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即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并于当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校舍在严宅偏院,规模狭小,当时校名初称“私立中学堂”,不久先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此后得邑绅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几经周折,起建校舍。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 

在南开大学的校门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南开大学”,金光闪闪、苍劲有力、飘逸挥洒。每一个南开人都知道,这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这几个大字已经成为南开大学的重要标志。它记录着一位伟人与一所著名学府的交往。那是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南开大学园里百废待兴。学校一片瓦砾,还没有正式的校门牌,学生会的同学们便开会商议请人题写学校门牌。会上,有人提议“让最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为南开大学题写校名”,这立即得到大家一致的赞成。于是,南开大学学生会的同学们给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期盼他为南开大学题写校名。想不到很快毛主席就回信了,同学们禁不住欣喜若狂!毛主席特地题写了好几幅“南开大学”,有横幅也有竖幅,他在信中嘱托同学们挑选一幅最满意的使用。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仔细挑选,最终确定了现在使用的这幅题名。领袖的关怀让南开大学师生备受鼓舞:“我们的校名是毛主席题写的!”每当看到这几个大字,南开人就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南开大学镜箴又称四十字镜箴,是由著名教育家、南开体系创建人张伯苓订立的,其在南开的影响力仅次于“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南开体系的各所学校在重要通道处都设有这类大镜子,其目的是提醒过往的师生时刻注意仪容仪表。这些镜子上都镌刻有这段镜箴,镜箴要求大学的每一名学子都应拥有整洁合适、积极向上的仪容仪表以及平和、宽仁的处世态度,提醒学生注意修身养性,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每年开学,新生们都会被要求背诵镜箴,以不忘张伯苓老校长用心良苦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张伯苓先生一生都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合适的着装习惯和文明行为,张伯苓特意在天津南开中学东楼中的过道左侧立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张伯苓请严范孙书写的四十字:“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为使学生出入校门有所儆戒,后得名“镜箴”,一直流传至今。  

在南开的教育理念之中,仪表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因而张伯苓要求学生必须面净发理,衣整履洁。事实上,对仪表的严格要求看似生活小事,其实在当时则被看成是一件关乎社会文明的大事。众所周知,晚清时代的民众大多精神萎靡,衣冠不整已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个人仪态懒散,一个国家的国民蓬头垢面,精神涣散,这样的精神面貌又怎么能谈得上救国强种呢?张伯苓本人非常注重仪表,同时也要求南开学子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殷切希望青年一代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习惯做起,焕发精神,进而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贡献力量。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南开校规明确规定:“体态松懈,言语蛮横,奇装异服,光彩华丽,凡一切惹人注目之行为装饰,皆行禁绝。”张伯苓对个人仪表严格要求的做法,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南开学子受益匪浅。

镜箴一直流传于南开体系各所学校中,已经成为南开教育的一部分。南开的教师,都以镜箴来要求学生,使其着装合适、仪表得体。例如在重庆南开中学,每周一各个年级的班主任教师都会组织“着装检查”,对着装得体的学生予以嘉奖,对着装打扮不符合中学生风貌的学生给予训诫,检查的具体标准正是源自镜箴。每一位进入南开学校学习的新生,都会要求背诵镜箴,而且不时抽背。南开学生的入学手册上也专门印有镜箴,以及其来历和解释,接收新生的老师也会详细逐字逐句解释镜箴的含义。直到今天,南开学校的走廊、通道、寝室等处都设置有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刻有镜箴,既方便师生,也警醒师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