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有经济布局收缩(9)

从表4-9(表略)看,在制造业领域,到2002年年底,英国国有企业在制造业和金融业领域中的就业比重已经为零。法、意、德三国国有经济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分别为2%、2%和4%。其中,法国和意大利国有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军工和航天生产部门;德国国有经济在制造业中仍有一定比重的分布,主要是地方政府在建筑业和部分制造业企业中保留了部分国有股份(如大众汽车公司被地方政府持股)。

欧洲经济学家认为,欧洲统一市场形成,竞争性产业日趋成熟,工业化过程完成,国有企业管制放松,竞争属性趋强,是导致国有企业从制造业领域退出的直接因素。

在金融业领域,英国国有经济历来没有布局的传统,而法、意、德三国就不同了:从1990年至2002年,法国国有金融企业员工的就业比重已经从34%降为8%;意大利从1985年的12%降为2002年的5%;德国国有金融企业到2002年还提供了29%的就业岗位,这是由于德国地方政府对区域性银行保持控股的结果。欧洲经济学家认为,1992年欧洲统一资本市场的形成和放松金融管制,是导致国有企业从金融领域迅速退出的直接原因。

在交通通信业领域,英国国有企业只剩下BBC国家广播公司的公共频道部分,交通通信业国有经济比重为16%;法国交通通信部门包括广播、电视、铁路、航空、电信和地方公共交通部门,这些部门仍由国家控制,国有企业员工就业比重高达58%;德国已降为30%;意大利降为50%,仍占据半壁江山。在这个“网络经济”部门,国有经济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取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通信行业,美国采取了私人企业生产、政府外部规制的模式;欧洲国家则普遍采取了国有企业垄断生产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转而采用美国模式,国有经济几乎从交通运输和通信行业完全退出。然而到目前为止,法、意、德三国基本上保持了混合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从外部进行规制,国有经济仍然发挥了必要的控制力或一定的主导作用。

在公用事业领域,英国除邮政行业外,已全部私有化;而法、意、德分别保持了72%、37%和35%的国有经济就业比重。在自来水行业,法、意、德实行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并存的经营模式。电力和燃气的生产和长途输送,法国和意大利均由中央政府控制;而德国燃气长途输送已经实行了私有化,区域性配送业务,法意德三国仍然由地方政府控制。在邮政部门,英法意三国仍然由国有经济控制,德国已进行部分私有化改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