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理智的母爱(2)

作者说,婚姻错了,还可以选择离婚,但孩子无论如何不能换、不能退。是的,孩子不是家庭的“产品”,正像学生不是学校的“产品”一样,因为一旦使用了“产品”这个概念,就意味着应该实行“三包”制度。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教育和服务,家庭应该为孩子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情感氛围和细腻理智的母爱。《爱孩子》的作者是一个单亲妈妈,她很好地处理了自己和孩子的爸爸的关系,并让孩子在无法与父亲经常相处的情况下充分感受到父爱。他们母子曾过着“北漂”的生活,租房子住,北北借读,上最普通的小学。但是,北北是幸福的,他享受到了一份坚强的、细腻的、理智的母爱,他在这份母爱的呵护之下,健康而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我一直以各种渠道申明我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全是两回事。

有的教育著作中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这个观点把学校和家长都大大地误导了一把:一方面,学校把自己该干的事,或者没干完的事,推给了家庭,让家长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却认为,我们实在太忙,我们就不做这个“延伸”了,全都“拜托”给你们学校好了,我们就不用管了。“孩子要五块钱,我都给他十块了,还要我怎么管?”这是25年以前,我当校长时,一位家长同我讲的一句话,对此我感到七分无奈、三分悲哀。我想对持有“延伸论”观点的人问一句:“人类是先有学校,还是先有家庭?”你们先把历史整明白了,再写书,好不好?

一个完整的人,通常必须接受三种教育:接受家庭教育,做一个好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做一个好学生;接受社会教育,做一个好公民。

家庭教育是做人的基础。我有一个观点,“一个孩子,就是家长的名片”。你看一个孩子在公众场合干了讨人厌的事儿,周围的人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家教?”绝对没有指责班主任的,更没有去指责思想品德课老师的。

什么是家庭教育?那就是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在日常家庭生活和学习当中,以学会如何做人为主要内容的,以潜移默化和榜样引领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有意识、无意识及潜意识的教育。它不同于学校那种有课程、有教学计划的教育。家庭教育中,可以说天天无大事,但事事有教育,教育的机会可能是随机出现的,就看父母有没有足够的教育意识、智慧和能力去把握它和运用它。《爱孩子》一书的作者做得很好,她发掘了北北的同情心、好奇心、善良心,培养了他的勤劳、自立、抗挫折的能力,建立了他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环保意识,形成了他诚实、友善、幽默的良好人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