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3)

2. 深描式分析法

“深描”一词最早来源于人类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对男孩“眨眼睛”与“挤眼睛”的解读,后被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运用并创立了文化阐释学。格尔茨在1973年《文化的解释》一书中提出了“深描”的观点,以民族志为基础,通过深入他者文化之中的深描,用以了解一定文化中的象征体系对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本书所采用的深描式分析法由北京大学刘德寰教授携研究团队于2010年提出,深描式分析法将人类学的“深描”一词引入定量数据建模之中,在保持定量研究较高的信度、效度等优点的前提下,改进了定量研究将社会现象、社会事物简单化、线性化的缺点,以期以人类学深入、立体的视角与洞察来“深描”手机人社会。

深描式分析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实现的数据建模,主要以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的方式完成。深描式分析法的重点在于“多维度”与“深入”,以具体的连续性行为或“是否”类型的行为作为因变量,以个体的基本属性、态度倾向及相关基本行为习惯作为自变量,通过构建变量的关系探寻所分析变量之间的逻辑关联。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多维度的方式洞察各变量间的逻辑结构与影响关系,还能通过不同维度间的组合及相互影响将每一种关联深入与细化,使数据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更加精确地反映真实的用户特点,同时从整体上反映出用户的变化趋势。

深描式分析法创造性地解决了列联表、详析模型、AMOS结构方程等分析模型只能描绘线性逻辑关系的缺憾,多角度、全方位地为读者描绘真实的手机人用户行为,同时还原最真实的手机人原貌。

3. 族群研究法

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身边可以被用来定义身份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正如市场营销一再细分目标市场一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人也在不停地走向细化。这种细化体现着手机人社会的发展历程,也为这种发展做了最好的注脚。尽管在细分化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当是独一无二的,但这种细分导致的疏离走向极致后反而呼唤一种凝聚,手机人族群研究完成的便是这样一种凝聚呈现的过程。

族群研究法由北京大学刘德寰教授携研究团队于2010年提出,对于族群的肖像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描摹不仅可以透视手机对于手机人的真实社会含义,每一个族群背后所代表的市场趋势、社会洞察都可能代表着相当数量的人的真实态度。族群分析立体展现了每一类人群的态度倾向与行为特征,探寻联结这类人的纽带究竟在哪里,所有的分析都导向更深入的细节,层层抽丝剥茧,最终以叙事的形式讲述每一个手机人族群背后所反映出的经历、情感以及共通的价值取向。

然而,族群研究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限于群落本身,而更应该是它身后庞大的社会背景。正如马克?佩恩在《小趋势》中所用的副标题“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一样,我们相信这个社会是由无数的族群构成的,联结这些族群的是其相同的社会经历以及共同的价值取向,而反映在表面的则是相似的行为特征。每刻画出一个族群,对这个社会的描摹就会完整一分,对这个社会的洞察也会更深入一分。

作 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