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被整饬的重臣(1)

贞观元老之一的褚遂良位高权重。作为唐太宗的托孤大臣,他能辅助年少的高宗,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何如遭一个女人的打击报复而客死他乡呢?

褚遂良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应该说,褚遂良前期之所以顺风顺水,书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唐初期书法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后起之秀,其书法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并自成一系。

公元638年,被李世民视同老师的大书法家虞世南逝世,这令李世民特别伤心,甚至叹息道:“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这时,恰好魏征将褚遂良推荐给了李世民,李世民看到他在书法上的出色才华,即刻命其为“侍书”。李世民即位后,曾不遗余力地广泛收集王羲之的真迹法帖,当时的人争先恐后地送来各种作品,如何甄别真伪?唐太宗感到很头痛。而褚遂良对王羲之的书法极为熟悉,可以丝毫不差地鉴别出真伪,因此他成为当时鉴别法帖的不二人选。褚遂良的这一才华得到了李世民的极大认可,很快就将其提升为谏议大夫,并兼任知起居事。遇到大事,唐太宗也不忘询问褚遂良。

至于唐太宗对褚遂良的评价如何,有凭据为证。他曾对长孙无忌说:“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由此可以看出唐太宗对褚遂良的信任和赞赏。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病于床榻的太宗在弥留之际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随后又安抚太子李治说:“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就这样,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成为太宗的托孤大臣。

李治继位后,先是提升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为河南郡公,褚遂良可以说在仕途上春风得意。但是,褚遂良不知道,即将登上政治舞台的武姓女人,在后来的日子里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并最终令其以凄凉的结局收场。

公元640年左右,年幼的武曌通过选秀进入唐太宗的后宫,被封为“才人”,属于第五等妃嫔,地位并不显耀。没过多久,她就凭借出众的美貌和才情崭露头角,不仅得到了年老太宗的注意和喜爱,同时也得到了年轻太子李治的爱情。公元654年,已经是高宗的李治对武曌宠爱有加,封其为“昭仪”,并生出了废皇后、立武氏的想法。由于武曌颇有手腕,因此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支持,但在这些支持者中并没有褚遂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