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新太子?(3)

等唐太宗情绪稳定下来,长孙无忌问道:“陛下,你究竟打算立谁为太子?”

太宗望着众人,略显迟疑地回答:“李治!”

长孙无忌当即宣布:“陛下已决定立晋王李治为太子,若有反对者,格杀勿论!”唐太宗有些惊愕,想不到长孙无忌会如此,可话已出口,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又怎能轻易收回?

确立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曾经摇摆犹豫过,但都被李治背后强大的智囊团否决。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坚持,让唐太宗几乎找不到更换李治的合理借口,只好暂且安下心来,倾力培养年方十几岁的李治。

唐太宗常常将李治带在身边,让他旁观自己如何处理朝政,还派原本支持魏王李泰的官员去当他的老师,希望借以融洽君臣的关系,为李治将来登基治国打下更好的基础。

除了从大事着手,唐太宗也非常重视细节处对李治的教育。就连吃饭时,他也会指着盘中餐说:“春种秋收,是上天的安排。作为君王,要顺应天时,爱惜黎民百姓,不要耽误他们耕种的时机,才能有所收获,人人有粮食吃。”和李治一起泛舟水上时,他不忘教导:“此舟犹如君王,水就像是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一定要牢记此中道理,才能成为一个明君。”

经过一场劳心劳神的换太子风波,唐太宗急速老去,一扫往日的自信豪爽,变得忧虑重重。贞观二十二年,他将亲笔撰写的《帝范》交给李治,《帝范》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12篇,概括了他一生统治天下的经验与得失。他再三叮咛李治说:“我并非要求你以我为学习榜样,只是供你借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贤明君为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