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未名湖的躁动(15)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就已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就已经提出了要扩大企业自主权,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更是明确说,要把国有企业的经营权交给企业。

在这种背景下,华光托拉斯遭遇难产。

“看来,我们应该因势利导了。”沈后来说。连时任电子部计算机局局长的廖幼鸣也改变了想法,他可曾经是托拉斯最坚定的倡导者。

北大的机会终于来了。

★★★

1988年1月11日,沈忠康应廖幼鸣之邀前往中关村,“一起去参观当时由科学院某研究所用他们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办起来的高科技公司。廖幼鸣认为这个公司的创业道路值得借鉴”。令他们格外感兴趣的是这家公司的发展模式,用自己自主开发的技术办科技公司,这样不就克服了科研开发和系统总承分开的矛盾了吗?

那天,两人结束参观考察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北风呼呼地刮着,路上行人匆匆。可这俩人全都异常兴奋,没有要往回赶的意思。

廖幼鸣兴致勃勃地说:“你看,如果一个单位掌握了核心技术,在开放的环境下,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完全是可以实现产业化的。”

沈忠康更是兴致高昂。他告别廖幼鸣,没有往家走,径直来到北大校园。今天晚上,他与王选有约。他们约在了北大南门附近的燕春园,在这个校园中的小餐馆里,沈忠康将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

“王老师,陈老师……”沈忠康咽下一口热茶,然后就急不可待地讲起了当天下午的所看所思,滔滔不绝。

“……我和廖局长都认为,那家公司的创业道路很值得借鉴。”

王选的脑子多好使啊,他马上就听懂了沈忠康的意思。王选立刻就接上了话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