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未名湖的躁动(12)

钱壮穷人胆。自此,北达每次的进货金额都是数百万元,一下子就在中关村里排前几位了。

好事一桩接着一桩。理科公司与日本佳能的合资谈判,到这个时候也终于修成正果,北佳公司正式成立。

北佳,北大-佳能。唉,这是出过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的北京大学啊,怎么所有公司的名字都那么没有想象力,如白水一般寡淡。

名字不怎么样,好在活儿干得都算漂亮。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软件开发、字模开发,还是北达的计算机销售,早已是小荷露角、蜻蜓婀娜。

但是,作为北大的科技开发公司,不能总是靠代理IBM的代理的代理的产品——像绕口令,来作为顶梁柱的业务吧?

楼滨龙还是对王选的激光照排系统念念不忘。《经济日报》一举成功,全国要求订货的印厂越来越多,可是他们叩响的不是北大的门,更不是理科新公司的门,却是潍坊计算机公司。看着人家不断地与这个报社那个报社签约,那光灿灿的银子哗哗地进去,馋啊!楼缤龙眼热心跳,他几次三番地找王选请战,又正式地到经委大院找沈忠康,但都被一一拒绝。沈忠康碍于面子,后来同意楼滨龙可以做潍坊华光Ⅲ的销售代理,按内部价进货。

楼滨龙还是试图说服王选。

“王老师,激光照排系统的生产,需要最先进的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需要对元器件进行科学的筛选,可现在的总承包商,哪个方面都有差距,生产出来的东西,不稳定、不可靠、不成熟,这样的产品,怎么能推向市场?用户怎么能接受?国际信息化速度那么快,人家纷纷推出各种照排系统,咱们这样怎么跟人家竞争?”

那时候的总承厂,用的还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生产的电子仪器,低档的设备、落后的生产工艺几乎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生产的产品体积大而笨重、外形呆板粗糙。

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王选比谁都清楚,也比谁都着急,心急如焚。陈堃銶说,那个时候王选真是有苦说不出,激光照排机独家生产的弊端非常明显。

但这时候的王选还暂时不能给楼滨龙任何期许,计划经济下的“748”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而且,1987年岁末的王选正在忙于世界银行的招标项目。

中国许多著名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印厂,但大都设备陈旧,“印刷专项”的光辉也基本上还照耀不到它们的头上。到了1987年,国家教委为解决各高等院校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经国务院批准,从世界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用以装备一批高校印刷厂,特别是激光照排设备,以帮助摆脱铅的困扰。

但世行要求,必须以国际招标的方式选购照排系统。机会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蒙纳、森泽、写研都来了,它们纷纷买了标书决意要参与竞争。

这是真正的检阅,是对全球汉字照排系统的大检阅。对华光来说,这将是一个最重要的转折时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