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咒四:都是别人的错

2005年10月13日 咨询室5

*在同样的困境之下,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超越局限的大有人在。

MRL负责人力资源部的人才培训工作,对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也颇有兴趣和研究。有次在一个商业论坛会上遇到他,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谈到了个人成长的问题。

MRL对有些员工在工作上的推诿和搪塞表现十分头疼。他说,在每个人的身上其实都有着各自与众不同的优势,或者是强于分析,或者是强于创意,在一个集团里边,如果每个员工都能本着从自我成长的角度出发,那么一个团队的力量简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可惜的是,总有一部分人,面对任务会采取这样那样的方式,阻断自己走向自我超越的路。尤其是这两年,都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就业难,而是就业后大学生能否摆正心态,能否从自身的心理能量场中走出来,超越自己既往的心理纠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对MRL的看法感同身受。他说的所谓的既往心理纠葛,其实质是一种极度不信任自己,不爱自己的表现。

就业难虽然看似是一个大的环境,但在心理主体看来,却因人而异。有的人,越有困难就越有挑战,越有挑战就越有机遇;但有的人,可能会在困境中自暴自弃,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心理上陷入疲乏和卑微中;还有一种则会选择不作为,以放弃自我追求。在同样的困境之下,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超越局限的大有人在。

有次我到某所小学校里做一场心灵成长研讨会,特意到班级里做了一个小小的测验。我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上课的时候,你正在说话,如果老师批评你,你有什么可辩解的吗?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在我看来答案也无可厚非,但结果调查下来,却让我吃了一惊。原来孩子们的答案有百分之六十居然是:“并不是我要说话,因为我同桌老是要说话。他影响了我。”

从这个案例中我不得不说,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存在的自我推诿的现象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为什么?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那么可想而知,在大人身上的自我推诿现象又有多么严重!

有好多次在咨询室里,遇到前来咨询亲子关系的父母,当咨询做到一半的时候,问题渐渐明朗,完全可以确定,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恰在这个时候,就总会有父母一方埋怨另一方:“我早就说过,要你好好教育孩子,结果问题还是出来了吧?”而另一方也不甘示弱,总是会振振有词地说:“你说是我的问题是吧?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我看还是你的问题最大吧!”

那么自我推诿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从行为心理学来说,这是一种退行行为。显而易见,作为有机体的人,在选择推诿责任的同时,其实是在从生理和心理上寻求安全、安定感,用来避免恐惧、威胁(即趋利避害),这成了一种内在的具有决定性的内驱力,当然,这是人与生俱来生命适应的基本形式。这个意象叫做减少紧张状态。

尽管减少紧张状态是人的天性,人们在遇到事情和压力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选择推诿,以防止自己陷入被耻笑或者疲累的困境。但单从个人本身来说,人并不能完全独立地减少自身的紧张状态,他(她)需要或多或少地依赖其他人的支持、协作和帮助,这就使得他(她)必然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因与他人关系友好、默契而逢凶化吉得到利益,满足愿望;因与他人关系淡漠、不友善,而受人推拒、反对、敌视、攻击。这些经验,使人学会了一种经验,并采取一种讨他人欢心的方式,来争取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注意、赏识和关怀,以寻求与周围的人建立互助合作的亲密感情,这就是形成了人类心灵成长的第二个意象——希望能被重用,能被人赏识和注意。

而在那些选择推诿阻塞的人的心理当中,显然淡化了第二个心理意象,或者说在成长的环节当中,出现了心理的断层。大多那些自我推诿的人,总有找不完的借口,发不完的牢骚,他们就像习惯了自己的职业玩家的角色,事事处处准备好对自己做推诿的申辩,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这种玩家大多早期生活过分安逸,遭受父母的过多溺爱,漠视自我能力的存在,不知道使用自我能量,更不懂得自我成长。

这种行为从根子上说,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一种拒绝自我成长的表现。生活中也许你有一千个理由选择推诿他人,但你没有一个理由选择拒绝成长!

当你走在匆忙的都市中,请问问你自己,你在选择自我推诿吗?

在你面临困境之时,要爱自己,并深爱自己,你要做的就是设计几种解决困境的方案,并用心理暗示,唤醒你对自己的信任,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的!你告诉自己的同时,其实就是把这个正面积极的宣言,告诉给你的潜意识,在那个时刻,你就已经在接纳你自己,在使用你自己了。试一试,每天大声地告诉自己:我可以的!看看是否很有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