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与雍剑秋:交通系大佬与军火贩子(7)

除了政治上给整个派系带来的巨大收益外,雍朱二人的私家财富也因此而爆增。

特别是袁世凯称帝前的1915年秋天,为了对付称帝后可能遭遇的武装革命,袁世凯急需购置一批军火,于是把雍剑秋直接叫去,密嘱一番后,便递给他一张总价千万元的军火订单,并预先支付给雍数百万元的定金。由于此事袁世凯不愿让段祺瑞控制下的陆军部经手,而是以总统府陆海军统率办事处的名义,要雍只和捷成洋行总经理纳尔德一人密谈,所以很是机密。

此时欧战已起,德国正在打仗,本身对枪械的需求量大增,袁世凯所要这笔为数甚巨的军火,艾哈德兵工厂应付甚慢,等到袁世凯身败而死,也仅制造出一部分,大约价值二百万元。随着军火交易的意外中止,雍剑秋便将剩余定金私自独吞了。

这笔定金到底价值几何,外人不得而知。但黎元洪上台后,作为筹办帝制大典的主要负责人朱启钤遭到通缉,雍剑秋受其影响,与朱一起逃到天津租界后,两家生活较之先前愈加富足。

雍到天津后,除了在天津租界、北戴河、上海等地购进大量地皮和房产之外,还将一些地皮赠送黎元洪总统等其他权贵要人,以堵流言,逃避追查。朱启钤从中也受惠多多,北戴河的土地,后来便由他和雍家共同经营。由此足见这笔定金的数额之巨。

息影津门后,朱启钤除了1919年那一次受邀担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外,基本远离了政治,而是将人生兴趣转移到兴办实业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织绣、漆器等艺术方面去了。特别是收藏研究,著书立作,颇见成绩,从而成为近代中国的大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和文物收藏家。不过,若论此间成绩最大、影响深远,还得要说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

1930年2月,朱启钤在北京宝珠子胡同7号自己的寓所内,发起成立中国营造学社,主要以中国古建筑、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中国古建筑实例开展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并定期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初,除社长朱启钤外,只有社员三人,后来在朱启钤的努力和影响下,该社争取到中美、中英庚款的经费支持后,原有营造学社社员(除职员外还包括挂名或不挂名的评议、校理、参校)从最初的43人到1937年翻了一番,增至86人,其中著名成员有朱启钤,梁思成,林徽因、李四光,范文照,刘敦桢,李济,王世襄,叶恭绰、费慰梅,任鸿隽,陶湘,朱家骅,张学良、张文孚等。这些人当中,细细数来,并非都是能够贡献专业力量研究建筑的学者,还包括许多政商两届的大腕和其他文化名流,如政界有张学良和前北洋政府交通部总长叶恭绰等,商界有中兴煤矿大股东张文孚等,文化名流有考古学家李济、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乃至后来名动京城古文物收藏界的一代玩主王世襄——也许可以说,正是加入该社,王世襄耳濡目染,乃致有后来的斐然成就。从人员构成上,可见该社发起成立之初,朱启钤用“营造”而不用“建筑”命名,便存有兼容并包的的深意,他希望学社不局限于建筑一体,所有工艺类的艺术,比如彩绘、雕塑、染织、髹漆、铸冶等等,都囊括其中,甚至一些民俗民歌,朱启钤也立志“旁搜远绍”,其目的就是要彰显建筑与文化之关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