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把别人看在眼里,放在心里(1)

说话高手在说话时除了为自己想,更要为对方着想。谈好事,把重心放在对方身上;要责备,先把箭头指在自己身上。最重要的是,当你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别人。

才才的同事王刚喜欢和别人开玩笑,有一次,才才在外地出差,一个月才回到公司。王刚一见面就开起了玩笑:“这么久不见,还以为你死了呢!你怎么又回来了呢。”才才觉得是同事间的玩笑,也不在意,就随口回了一句:“你还没给我送花圈呢,我哪里舍得死啊。等你给我送了花圈我再死不迟。”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

后来,才才生病了,住进了医院,王刚去探望,一见面就又和才才开起了玩笑:“这次可是准备给你送花圈啊。”才才一听,立刻变了脸,生气地说:“谁稀罕你送,你把花圈送给自己吧。”瞬间,场面变得无比尴尬。

如果在平时,同事之间开一个这样的玩笑也无可厚非,但是,别人躺在医院里,开这样的玩笑就太过分、太不应该了。

说话的时候,不要不经大脑,就让糟糕的话脱口而出。因为那样很容易得罪人,想要讨人喜欢就要在说话时将别人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给其他人造成不快。

下面是一个请客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道理却是深刻的。

有一个人请客,但过了约定时间很久,还有很多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着急,“为什么该来的客人还不来,真是的!”一些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客人没来,那我就是不该来的喽?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看到又走了好几个客人,越来越着急,连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又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如果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就是该走的喽!于是又走了几个。最后剩下了一个客人。主人的妻子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说:“不是呀,我并没有叫他们走啊!”最后一个客人听了,便想:既然没有叫他们走,那就是我该走了。于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注意,要将别人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胡乱说话会让别人听了不舒服的。

即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说话也不能口无遮拦,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有些人之所以说话惹人恼,都是因为说话时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将别人放在心上。

当你看到一位身材肥胖的女同事,大声地询问她 “哟,你又长胖啦?你老公都弄什么给你吃,把你喂得这么肥啊?”我相信,你的女同事心里一定对你很不爽,说不定会立刻和你翻脸呢。

一位刚刚失去亲人的朋友正处于悲痛之中,如果你冒失地说:“最近过的如何,开心吗?听说电影院上映了一部喜剧大片,要不要哪天咱们一起去看看。”我想,你的朋友也一定不会对你有什么好的印象。

新娘子在婚礼上穿了一件不太合适的衣服,但聪明的人没有人会批评新娘的。如果你不注重场合,和周围的人议论新娘子的衣服:“哎呀,她这身礼服剪裁真不错,可就是颜色嘛,看着很不合适……”你的话不仅会让当事人对你不爽,甚至就连旁边的客人也会觉得你这个人不解风情,大煞风景。

或许,你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常常给人以最无私的帮助。可是,如果说话无所顾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则会给对方增添不快。

比如说,许多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尤其对女性而言,年龄是她们的秘密,不愿被人提及,你在和别人聊天时就不要打探别人的年龄。还有,对涉及个人收入之类的私人问题进行询问通常也是不合适的。在社交活动中,应该以诚待人,宽以待人,要与人为善,而不要打听、干涉别人的隐私,评论他人的是是非非等等。不要无事生非,捕风捉影,也不要东家长,西家短,更不要传小道消息,把芝麻说成西瓜。说话要有事实根据,不能听风就是雨,随波逐流。总之,说话的时候要约束一下自己,多考虑别人的感受,明白什么话是该说的,什么话是不该说的。

将别人放在心上,说话时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譬如有一位官员,对事事请示的部属有些不满意,但是他并不直截了当地命令大家分层负责,而是在开会时说:“我不是每样事情都像各位那么专精,所以今后签公文时,请大家不要问我该怎么做,而改成建议我怎么做!”

还有一位曾在外交部任职的外交官,当他要部属到他办公室时,从来不说:“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而是说,“我在办公室等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