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听不到升C小调的告白(1)

他可以去爱她的尚雯婕,但她不一定能听懂他的贝多芬。

文/Cindy shi

A

2007年冬天,梁邢笙的耳朵渐渐听不清声音。

那天,和嘉晔在台上表演即兴的《梁祝》协奏时,他竖起耳朵努力去听了,结果还是伴奏错了几个音符。然后就去了医院,医生摆出一排奇形怪状的助听器让他选择,从8000到120元的助听器,梁邢笙试用了很久,最终选择了120元那个。橘红色的小耳塞,电线连着一个手机大小的盒子,放进衣服口袋里。

医生略略惋惜地看着男孩:你应该选个更好的,因为你的听力会越来越衰弱,这种助听器帮不了你多少。梁邢笙没吭声,出门前把平时扎起的马尾放下来,挡住从耳朵里延伸出的电线,去了工作的西餐厅。

那年,男孩在雨花西餐厅做钢琴师,和小提琴手晔嘉搭档演出。演奏的服装是餐厅提供的,黑色贴身小西服口袋很小再放一个助听器的盒子,鼓鼓囊囊的。

嘉晔拎着小提琴上前问他:你等电话吗?下班一起去宵夜吧。男孩故作深沉地笑了笑,女孩说话时他的手不小心碰到了盒子,耳朵里听到的全是交流电的声音。其实不是不愿意用更好的东西,那种塞进耳道完全看不出来的助听器要5000多元,这几乎是他做钢琴师两个月的薪水。

西餐厅旁边就是水晶名店,每次和嘉晔一起下班,女孩几乎都是扭着脖子,眼神黏在橱窗里。她喜欢橱窗里那只昂贵的绿幽灵手链,是聚宝盆的花纹,3000多一条贵得要死。

他想要送最好的礼物给她。所以他用不起好的助听器,更丢不得这份工作。

还好,失去了听觉他还有灵敏的手指和娴熟的技巧,可以照琴谱小心翼翼去弹。嘉晔是很好的小提琴手,合奏时总会迁就他,而客人通常都是很有礼貌地把想听的曲子写在纸条上。这样工作,就算没有耳朵也是不会出错的。

那天,是梁邢笙独奏最后一首曲子的时间,他选择了琴谱上的一首独奏,贝多芬的《月光曲》,全程分解和弦,弹奏缓慢,不容易出错。那时,嘉晔抱着琴在台下等他。她穿着和自己配套的小礼服,头发剪得好像尚雯婕早些时候的小短发,干净蓬松可以藏进好多只蚊子。她合着节奏,轻轻地替他打拍子。那样子落进梁邢笙眸子里,却是宁静而安详的。

1800年,贝多芬在维也纳遇见16岁的琪丽爱泰。那时的他已经渐渐听不清声音,作为琪丽爱泰的钢琴老师,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并在伯爵的庄园给她上课,他喜欢她站在旁边用手轻轻地敲打节拍做伴奏,每一下都敲在了心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