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家办公是没地方可去(4)

财务室的曹会计正在聊天,一见小米进来,也是一张出乎意外的笑脸,她体贴地说:“你要打电话吧,快去打吧,等到十点就不好打了,这里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传真。”

话音未落,电话就响起:“这是《精英》栏目吗?请给我一个信号,我要发一个传真。”小米放下话筒,传真就过来了,她只好帮忙接收。好家伙,20多页。刚想喘口气,又有新的传真进来。

小米只好出去,转了转其他办公室,也都只有一个电话,而且还是分机。看来想在栏目里打电话是不成了。说来也让人难以置信。一个近百人的日播栏目,12个编导,却只有一部电话,而且还打不了长途;整个栏目只有一部电话能打长途,却还要兼传真机。

联系一个采访人至少需要打三个以上的电话,每一期节目至少得采访十多个人,总共有几十个电话要打,真不知道其他编导们是怎么打电话的。最关键的是,电话沟通是第一印象,如此嘈杂的环境怎么能体现ZNTV的专业化呢?看来ZNTV缺乏办公专业化管理。

不久以后,小米就深深地体会到:ZNTV岂止是缺乏管理,简直是管理混乱,不,是没有任何管理。

这一耽误,一上午就过去了。要联系的人一个也没有确认,小米心急如焚,只好跑去门口的小卖铺里打电话:“您好,是北京大学吗?我是ZNTV《精英》栏目的,我想采访某某教授,可以告诉我号码吗?”

小米联系采访对象时采用的是一环套一环的追问式。一般找到一个人至少要打三个电话。但并非事事如意。有时打了十个电话也不见得能找到本人。不过,小米相信一点,只要按照线索不断地打下去,就没有找不到的人。

偶尔有人进来买东西,听见小米在约采访,都会用很奇怪的眼光打量她。有人进来想打电话,看见小米抱着电话半天不放,也就算了。此时的小米不管不顾,只想快点把明天的采访安排完毕。埋头打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找到了一个人的联系方式。

小米松了口气,店铺老板一副同情的样子:“姑娘,你干脆在我这里办公得了。你们这么大个电视台,不光办公的地方像打游击,连个打电话的地方都没有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