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创业引擎的天使投资(1)

本文摘自由王德禄、赵慕兰等人撰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目。

本书作者是中关村发展的亲历者和长期研究者,为大家揭示了中关村崛起背后的秘密——不是copy硅谷,而是建立人脉;本书亦总结了在硅谷和中关村两地跨区域创业成功案例的共同点,指出创业成功的第一要素也是人脉网络。

天使投资在硅谷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方面每一位创业者的背后都离不开几个天使投资人的身影;另一方面这些创业者创业成功之后也往往亲自担当天使投资人的角色给其他创业者以支持。天使投资已经成为硅谷创业中最为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

天使投资实际上是风险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初创企业的第一笔投资。一般来说,一个公司从初创到稳定成长期,一般需要三轮投资,第一轮投资大多是来自个人的天使投资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第二轮投资往往会有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为产品的市场化注入资金;而最后一轮则基本是上市前的Pre-IPO融资,来自于大型风险投资机构或私募基金。对此,投资专家有个比喻,好比对一个学生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着眼于大学生,风险投资机构青睐中学生,而天使投资者则培育萌芽阶段的小学生。在不断引入新的战略投资人和风险投资过程中,创始人、天使投资人的股份还将进一步摊薄,但一旦公司创业成功,天使投资人的收益率往往是所有投资人当中最高的。

天使投资是推动美国创业和新兴产业成长的最主要力量。据统计,2004年美国大约有3100亿美元投资到了初创企业当中,其中有1620亿美元的投资来自于其他个人,这些天使投资人当中,大多数是创业者的家庭成员、朋友,同时也有少数专业的天使投资人。同发达的民间力量相比,来自政府的中小企业投资(SBICs)只有40亿美元,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只有200亿美元。2009年虽然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大创伤,但“天使”仍然活跃,全年有26万活跃的天使投资者投了6万个项目:其中软件占19% ,医疗占17%,工业/清洁能源占17%,零售占9%,生物占8%,这几项中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增长最快。美国天使投资基金繁荣的基础是其鼓励进行投资的财税监管制度以及企业制度。为了鼓励民间投资,美国政府在税收方面出台了各种措施,除了大幅降低了资本利得税外,同时规定个人进行的2.5万美元以上的天使投资如果发生损失,损失部分可以在个人收入所得税中进行冲销,这种冲销甚至可以递延长达8年。这些政策极大地鼓励了民间资本进行天使投资。

硅谷之所以成为美国高科技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方,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地“无处不在”的天使投资。在硅谷有一个现象:许多人在吃饭的餐桌上就开出了一张几万美元的支票给另一个刚刚认识的人,获得了他所创办的一家连办公室都还没有的公司的几百万股“股票”,甚至就连这些“股票”本身也要等到一个礼拜后才能在律师的帮助下完成过户手续。甚至有人夸张地说:硅谷人人都可能进行天使投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