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从五代词到宋词(1)

一、诗和词之间的界限在哪里

在上一章里,我们讨论了五代时期对于词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人,也就是南唐的李后主。我曾经在前面提到过,我会在介绍宋词的时候把唐诗拿过来与之作比较,那么,诗和词之间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诗和词的界限不是很容易分清楚的。很多人认为词因为是长短句,很多人叫做乐府里的长短句,因为它是按照音乐的程式来安排的。我们讲的《满江红》,《虞美人》,《相见欢》,它们不是一首诗的名字,它们是一个音乐的词牌,有点像西方讲的音乐的调性,所以比如像《满江红》,它一定是有一个唱歌的旋律的。所谓的填词,就是诗人拿到了这个《满江红》,按照这样一个词牌,把文字放进去。

我想用我们今天的经验作例子:好比说在今天的流行歌曲里面,有哪一首歌,比如《绿岛小夜曲》吧,你对那个旋律很熟,可是你觉得它文字不够雅,那么你就把它的文字抽掉,换另外的文字进去,当然换文字会有它的限制,因为你必须按照它的节拍、它的长短来安排文字。如果它只有三个音节,你要放七个字就非常难,因为填词是要在每一个音符里面放进一个字进去,这个过程叫做填词。所以我们可以说词在整个文学性上,它更接近于跟音乐合拍的过程。很多人以为词是长短句,好像就比较容易写,因为比较自由,可是事实上刚好相反,因为它的每一个字与每一个音律之间必须有很好的关系。它的上声、入声,或者它的关系位置、它的节奏,都必须是准确的,因此它的难度比诗还要高,我想这是词在形式上跟诗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我特别想跟大家谈诗和词不同的另一方面。我刚才用《绿岛小夜曲》这一类的流行歌曲举例,也许更适合的举例应该是我们在民谣里面所了解的,比如《雨夜花》、《望春风》、《补破网》等等。这一类的东西很可能在宋代类似于词牌的形式,比如《补破网》,它可能是一个比较哀伤的调子,可能是描写一些比较辛苦的渔民的生活,所以后来大家拿《补破网》来填词的时候,基本上也会填进类似的情感。同样的道理,我们看到大概所有的《满江红》去填词的时候,填的内容都比较悲壮,很少人会用失恋的感觉去填《满江红》,大概失恋的时候都会去填《鹊踏枝》或者是《蝶恋花》,因为《鹊踏枝》和《蝶恋花》是比较接近《雨夜花》那种调子的。因此我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了解,就是音乐本身的调性,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可能是比较婉约,比较哀愁的。所以这就限制了这一个词牌本身的发展,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一下:所有填《满江红》的词,大概都在写关于国破家亡,或者类似这种悲壮性的东西。比如我们今天选的北宋词里,没有一首是《满江红》,因为《满江红》大概不会随随便便去唱的,因为它比较庄严吧。像我们很熟悉岳飞的《满江红》的调子,就是因为它在传达一个比较特殊的,跟家国情怀有关的情感。它也比较类似于像今天的“军歌”、进行曲,比较豪迈、悲壮。文人平常在吃饭以后大家弹琴唱歌,大概不太会唱《满江红》。

二、诗的没落是由于专业性越来越强,诗人开始转向词这种形式

这样,我想大家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诗与词、曲发展中间的界限。诗的文学形式慢慢没落以后,词曲就兴盛起来,这其实是因为诗后来发展成太过文人化的一个专业的艺术。我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我们讲到中唐以后,像杜牧、李商隐、李贺的出现,他们的诗越来越难读懂,用字用句越来越繁复,你必须要查字典了。所有的文学形式,当它繁复到专业性那么高的时候,它可能达到巅峰,可同时一定是下坡的开始。它到了巅峰,无路可走了,那它就会下坡,那这个时候,它就会下到民间。所以你会感觉到,大概唐代比较有创作力的诗人,已经意识到诗这样的形式,必须要转换成另外一个形式。我们会发现最有趣的就是,尽管李白、杜甫是诗的高峰,可是李白他是非常喜欢词的,我们现在保留的大概最早的词,就是在李白的集子当中出现的,像大家很熟悉的《秦楼月》:“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一般都认为,这是词的开始。李白是喜欢在酒楼跟这些民间的歌谣形式发生关系的,所以这个《秦楼月》应该算是最早的一个歌谣形式,被诗人拿来填了词。我想作为李白这么了不起的一个创作者,大概他觉得这个流行歌曲的歌词实在太烂了,他就想把它改掉,他就放进了他自己的内容。所以他从《箫声咽》——一个吹箫的声音,开始有了呜咽的声音,那种悲哀的,有一点感伤的那个声音,“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