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梦中的北极光

从托莱神甫的喋喋不休中,我和约尔翰了解到,斯瓦尔巴德教堂(Svalbard Kirke)提供24小时的自助服务。无论是教堂的正常工作时间,还是其他非工作时间,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教堂的礼拜堂或公共活动室祈祷或者读书聊天。“夜晚是人的精神最空虚寂寞的时候,人们需要有个随时能够排解忧愁的地方。”托莱解释说。我推测,这对斯瓦尔巴德可能更为重要。芬兰每年都有人因为极夜终日不见阳光在冬天抑郁症发作和自杀,更不用提地理位置更北、极夜时间长达5个月的朗伊尔宾城了。

说者有意,听者也有意。两天以后,一个人在露营地的小木屋里闲着无聊时,想到去教堂通宵守夜也许是个好主意,于是早早买了一堆零食,晚上8点就冲到教堂,准备作长期抗战的准备。

正如神甫所说的那样,门没有锁,进入公共活动室,发现桌上摆着热水保温瓶、热咖啡保温瓶,各样茶包任君自取;书架上有不少英语和挪威语的书籍杂志;另外还有一个展架,陈列有一应明信片和纪念品待售,零钱全部都摆在桌子上的一个盒子里,自己取用了什么,根据价格牌自行付钱找零即可。教堂里有不少价值连城的古董,也都原样陈列着。没有摄像头,没有看守,一切都简简单单的,回归了最原始的无条件信任。这是一个比挪威大陆还要单纯得多的地方,面对此情此景,不被感动是不可能的。

教堂一夜,读读书写写字困困觉喝喝咖啡,简单又轻松,偶尔会有一两个人在半夜造访,也很容易就聊起天来,或者各自蹲在舒服的角落里互不打扰。我想神甫的愿景实现了,世界上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全天候无条件为你开放,为你的身体和心灵提供温暖休憩的空间。如果它就在你的城市,你会不会心动?

交谈者当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位老人,她们的父亲曾经是朗伊尔宾城的镇长,一手把荒远的朗伊尔宾城从矿工大宿舍变成了今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有生活气息的小镇。现在这座世界上最北的教堂,就是由她们的父亲主持建造的,她们曾经住在教堂顶楼,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现在,她们从挪威大陆回到这里,把父亲留下的宝贵遗产,如书、手记等,全部电子化。这是关于这座教堂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守夜的后半夜,温暖渐渐转为恐惧。教堂里有一只北极熊的标本,陈列在公共活动室的沙发旁边。教堂不是普通建筑,它是一个朝圣的地方,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十分引人遐想。前几天听了太多关于北极熊的悲惨故事,坐在这个北极熊旁边时,总有些幻觉,以为这熊会忽然复活把我吃掉。时间越逼近深夜,这个恐惧就越浓烈。朗伊尔宾是一个常常都见不到人的地方,夜晚更是静得人神经错乱,中途一度有两个小时,我完全无法平静地坐在这北极熊的标本身边,只好跑到教堂外面去拍夜。熬到凌晨3点,估计国内时间已经到了9点,赶快给国内的朋友打电话,国际漫游的话费已经不重要了,再不听到人类的声音,我真的会自己把自己吓死在这里。

原以为在朗伊尔宾能有机会看到最丰富的极光,于是特意在行前借了三脚架。为了躲开北极熊站在教堂外拍照,支好三脚架守北极光,冷得人冻成冰棍,从天黑等到天亮,不要说北极光,就连半颗流星都没有看见。

第二天,神甫告诉我:傻姑娘,别等了,这里比北极光还北,若要看北极光,你要往南走。

神甫又问:昨夜等得可辛苦?

我说,不辛苦,虽然没有梦中的北极光,但背靠着教堂,看着世界上最北的小镇沉睡和苏醒,感觉很幸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