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炸鸡翅和孜然牛肉(2)

 

上车以后,大叔大婶便常来串门聊天,把他们携带的一整袋水果都送了过来。在方便面、午餐肉、榨菜的包围中,这些鲜果真是难得的恩赐。他们下车前就联系了新西伯利亚的朋友带上些家常菜来接站,可惜我正好去到别的车厢溜达,没有来得及送行。

旅行过程中,类似炸鸡翅和孜然牛肉的故事还有很多。

有小商人把几本护照托付给我和老陈,央我们在莫斯科火车站转交给他们的朋友。这个在国外如户口本一样重要的证件,就这么交给了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如果我和老陈把这几本有效护照拿到黑市上去卖掉,估计能卖上几千美金,而他在和我们共处了短短几日后就用行动表现出了他十足的信任。

有粗心的俄罗斯爸爸在停站放风抽烟的时候把小女儿弄丢了,全车乘客穿着拖鞋就冲到零下20多摄氏度的站台上帮他找,最后在小卖部阿姨的柜台下找到了这个瑟瑟发抖的顽皮宝贝。

有豪放的乌克兰大叔,乘火车去参加女儿的婚礼,按捺不住兴奋请全车乘客喝啤酒。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灯,对天上掉下的免费酒精毫不客气,又唱又跳狂欢到天明。醉醺醺的大叔第二天一下车就被老婆好好教训了一顿,离开前他回头给我们留下最后一个纵欲过度的微笑。也许在生活中他是个酗酒成性、让家人无比烦恼的酒鬼,但至少那一刻的微笑里满是幸福。

还有为儿子教育问题伤脑筋的东北大妈,每天午饭后都要来找老陈讨论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我作为八零后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被要求列席他们的会议参加讨论。果然是中国人,孩子总是全家生活的焦点。

甚至连我们的死对头列车员也不是铁板一块。列车员的休息室里有微波炉,微波炉只能由列车员使用,乘客要吃热菜只能去餐车,这是车内的潜规则。有好几次,老陈在对着冷午餐肉发愁时,路过我们房间的列车员就主动顺道把他的肉给捎走,加热了再送回来。

我看着眼前热腾腾的饭菜,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它们更值得回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