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逢(2)

古记得很真切,那个扑向河水的黑皮肤的维吾尔族少女。她在临走前向他举了举光溜溜的脚丫子,河水里发光的碎沙沾在脚面和脚踝上,在阳光下闪烁得很。

那时候,街道很窄,人很稀,古很快就打听清楚了,那个女孩子是巴扎上“红玫瑰”草药铺肉孜的女儿。

他想起自己在白水河边遇到的这个女孩,他用他刚学会的维吾尔语问:“你叫什么名字?”他用一种疑问的口气说话,倒不是因为这个名字本身,而是他对自己初学的维吾尔语是否正确并不确定。

女孩正弯下腰,在擦拭脚上的沙子,像热气腾腾的小面包一样的脚虽小却饱满有力。听见古如此蹩脚的维吾尔语,女孩笑了:“我叫古丽。”

她的声音很轻,古丽两个音节连在一起,好像是一个音节一样。其实,就在古远远地看见这个维吾尔族女孩向自己跑来的时候,他就觉得,她一定有一个不寻常的、响亮的名字。当她说出自己叫“古丽”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时,他一点也不觉得惊奇,就好像他已事先知道了似的——对古来讲,这个简单的名字带上了一个新的声音和一层迷人的意义。

一九八二年,正是五月的一个空气透亮的正午,空气中到处都是一股煮沥青的气味。

正是这一年的春末夏初,来自内地南方省份的古作为滞留和田城少数的汉人之一,走在和田的大街上,被大街上三教九流的维吾尔族人衬托得醒目、嘹亮。

终于有一天,古在两三个小巴郎(维吾尔语:小男孩)的尾随下,一路上穿过巴扎东侧的土路向一条巷道走去。那几个小巴郎在他的身后不停地蹦跳,呼出像小兽一样的热气,胆子大些的那个小巴郎,用小土块粒儿击中了他的后脑勺儿。他回过头,这些和田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东西嬉笑着一下子散开了。

歪歪扭扭的土路在一股热气中闪闪发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