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体现上善若水的境界。
从相上来看,太极拳的拳架套路,名曰长拳,实际上指的是动作套路演练时的境界。动作连绵不断,滔滔不绝,起伏跌宕,偏沉则随,忽隐忽现,折叠往复,飘腾圆转,架虚摸空,乘幽控寂。太极拳拳架的功力的检验标准,并不是以动作姿势慢来衡量的,而是可快可慢,随心而发,凭外在机缘和内在的发轫点而定,关键是,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形断意不断,意断气相连。
其三,太极拳的每招每式,要体现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的特性。
也就是演练太极拳时,要同时体现有和无——招式和心法;动和静——身动而手不动,动作变化而意专一;重和轻——气沉丹田、地心引力和虚灵顶劲、飘腾轻灵、空和圆;得意忘形——动作姿势自然而然产生,同时高下、前后、正隅等动作姿势相互照应,协调性特别好,此为内三合、外三合的统一;“三观”境界依次实现——观想、观照、观自在,层层修炼、层层递进。总之,以上形成一个混元整体,此境界就是太极拳之八门五步的统摄,此为十三总势。
四、推手体认——知己知彼,止妄止力
太极推手并不是比输赢,而是太极拳拳友之间、师兄弟之间、同学同修之间,相互帮忙提升功力的一种训练途径。训练时间日久,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太极功力。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无中之中。
和别人推手,要找对方的中,而自身在被推的过程中,有意识锤炼无中之中。如何做?中始终处于阴阳调剂的状态,根据对方的力量和状态而自动调节,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前可后,随缘而动,随机而变。
2. 无力之力。
太极拳的戒律是“戒用力”,千万不能用肌肉伸缩之力,而是把能量(意气)和地心引力结合。简单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把重量从某一个腿脚放置到地下,则通过地下流通,在另一个腿或脚上出来,实现身体整体的飘和腾。
3. 无向之向。
方向和重心不能固定、僵化,要始终根据对方的动作姿势,使自身处于不对抗的沾粘连随中。手臂沾粘,意气连随;动作姿势,处于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的状态,定于平衡流通中,定于动静之机间。
4. 无根之根。
断己根,乃自身有一定太极功力的基石。如何实现?脚如覆碗(好像倒扣的碗),身中垂直线如钟摆,膝盖、尾闾、意念好像在划“8”、“∞”字;腰胯、身体内,如盘走珠,似水流,好像海里的船,不断地起伏飘浮荡漾。
五、效果验证——身心性命,全面优化
身心性命是中国古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高度概括。学练太极拳,其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是身心性命的全面优化和提升。因此,太极功力一定要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身:人(心)的工具——皮肉筋脉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气脉均为人的身体,这是宇宙能量的结晶,人的精华(精气神中的精)所在和神气之家园。通过太极拳架、太极功的锤炼,这个家园,门窗敞开(穴位)通风好,道路通畅(气血流通)无阻碍,生命能量之仓库(上中下三个丹田)饱满(气血不亏)。
心:核心、心要、心法、中心(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学练太极拳者,一定要懂得抓住核心和心要,能提纲挈领地考虑问题,举一反三,内省于自身的太极拳锤炼中;太极拳的动作姿势由心而发,要主动运用意识,同时又心念专一、专注;太极拳的动作姿势的转换之机在下丹田(腰腹),由此为因缘,可酝酿、滋生出动作招法和心法。
性:人的功能——眼耳鼻舌身意,人人具有,先天本具。起心动念的发轫点,思维之参照系,意识活动的本体,明心见性之性,缘起性空之空。回归本性,不被世俗之琐事屏蔽掉虚静灵明之本来面目。练太极拳,就是回归本性的运动。性空而生妙有,无为而无不为。太极拳的动作纯熟、心法灵明,无意之中有真意。
命:地生养万物,人的生命、命运和使命——合而为一,从此,生命运动规律符合天地之规律,符合四季和气血之生长化收藏的本然;命运走向,符合自然之道,心想事成;心灵调剂着身体,本性凸显,进而完成自身的使命,显出人的生命之光、智慧之光。
以上,是总结老前辈之功夫境界而提炼出来的智勇太极学的功力观,当然也可以说是太极拳的功力观。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锤炼出太极拳的全部功力来,普通人学练了太极拳,只要有一个方面突出,则我们说,这个人有了一定的太极拳的功力。
太极拳是艺无止境的功夫,是精益求精的艺术,是武道通仙道的方便法门,因此,太极拳的功力,永远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攀登的过程,就是展现太极拳功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