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是一种票据转让方式,是指客户(持票人)在急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卖给银行,以便提前取得现款。银行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申请贴现人。
经济学说的贴现,不仅仅用于金钱,还用于“效用”,比如享乐就是一种效用。
小贴士:效用贴现
如果时间有价值的话,人们对未来的“收益”将打折扣,同样数目的“收益”,现在拥有比未来拥有合算。也就是说,当下的满足要比将来的满足更有价值。效用贴现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社会学家将适用于经济活动的贴现率,推广到一般社会活动,进而得出社会贴现率(social discount rate)这个概念。
在经济学中,贴现率是一个中性概念,它的高低是市场上对货币的供需形势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无所谓好坏。社会贴现率则是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概念,它与人对未来的信心成反比。
在《赌客信条》一书中,作者认为,社会贴现率越高,现在就越是重要,人们越会出现“短期行为”,也就是“及时行乐”。比如,毒品是非常有害的,但对于一个将死的癌症患者来说,他的贴现率非常之高,他如果选择注射毒品,理性上也解释得过去。
如果你为未来投资的100元钱注定是空空梦一场,那你把这100元花了买醉,也未必不是一种理性。当社会混乱时,社会贴现率就高,短期行为、投机行为、机会主义、欺诈就会盛行。
时局是否动荡、剩余寿命、通胀指数等都会影响到社会贴现率。
酗酒可以满足一时的快感,但却会造成以后的健康问题,对于“没有将来”的人来说,酗酒是一种理性的抉择。
一些细微的习惯可能会透露一个人是否诚信。比如,瘾君子是不要明天的人,信任度应该要打点折扣。坚持锻炼身体的人则愿意牺牲现在以换取未来的利益,所以他们比较不会因为一时的好处背叛你。
同样的,在存在囚徒困境的重复性博弈中,背叛别人对眼前有帮助,对往后愈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当某个人对未来越不在意,他就越有可能在这样的重复性博弈中背叛你。
社会上有所谓“59岁现象”的贪腐规律,就是因为,在最后一次的博弈中,遵守规则的未来收益接近于零,竭泽而渔成为最优策略。因为他已经“没有明天”,因此,你应该要比较相信有前景可期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