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的凡勃伦和扎哈维

凡勃伦的发现,改变了营销心理学中的商品定价方式。按凡勃伦效应,如果将奢侈品价格降低,销售量不增反减。

很多五星级饭店,即使在淡季房费也从不打折,唯恐有损已经奠定的昂贵招牌。

一些豪华酒店,为了招徕顾客,宁可推出多住一晚优惠政策,也不敢真正降价,以免导致顾客心理上的降级。

皮尔·卡丹这个牌子现在已经从奢侈品“大牌”,变成彻底的“大路货”了。显然,皮尔·卡丹先生从没有听说过凡勃伦效应,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将自己的名牌高级时装价格大众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皮尔·卡丹已经沦为街头品牌,十几年来几乎沦为与“山寨货”比肩而立的地摊货。如果苹果手机把定价降低一半,从短期看销量会暴增,实现薄利多销。但三年以后,肯定沦为平庸的品牌。

人类的行为虽然时有违反直觉的地方,但绝对不是违反自然的。

凡勃伦的招摇式挥霍与扎哈维的不利条件原理,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从人类的奢侈行为推导出的结论,后者是观察动物行为得出的结论。

凡勃伦与扎哈维,一个是经济学家,一个是生物学家,两个人素昧平生,且隔行如隔山,但却推导出了高度重合的结论:人类和野生动物的行为模式如此相似!

两种理论,本质上都在谈一个问题:非理性行为背后的策略思维,怪诞背后的理性,愚蠢下面的精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