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9)

在本译本中,除了《中国革命的总结与前瞻》、《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以后的中国问题》,以及附录中季诺维也夫的《中国革命提纲》、《武约·武约维奇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上的讲话》,因笔者找不到俄文原文,根据英译本转译过来,其余文章都是笔者直接从俄文原文译的。本译文集没有收原译本中的《上海来信》,而是收了拉狄克的《中国革命的失败》一文。因为拉狄克是反对派领导人之一,1927年4月6日之前,他一直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与中国留学生关系密切,因工作关系,他对中国革命问题格外关注,他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对反对派有相当影响。本译文集中所收的托洛茨基头三篇文章中,有两篇是致拉狄克的信,绝非偶然。

原译本所收第一篇文章是托洛茨基1927年3月4日致拉狄克的信。本译文集中的第一封信也是致拉狄克的,不过早了好几个月,写于1926年8月。另外,本译文集中所收托洛茨基党内斗争时期的相关文章有26篇,比《托洛茨基论中国问题》那个译本多了12篇。据郑超麟老人说,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于1926年5月曾致函政治局,提出中共退出国民党的建议。遗憾的是,笔者没有找到这份文件,只好付诸阙如。

最后提请读者注意:托洛茨基对宋庆龄的评价是在论证中共独立性的激烈争论中做出的,偏颇之处在所难免。另外,像对李济深、冯玉祥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根据他们在当时的行动和表现做出的,同样是在激烈的论战中,作者不可能知道他们日后的立场变化,因此他的这些评价不是对这些人物的盖棺论定。为避免累赘,笔者就不在正文中一一加注说明了。

此译文集能够面世,得到陕西人民出版社的支持,它的北京图书策划中心的李向晨主编、责编李婷晓为本书的出版付出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致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