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8)

听过大使一番话,大家不禁唏嘘,始知当年要进入以色列多么困难!我想大使不是揶揄我,而是为了以他和我们家庭一段离奇和有些心酸的经历,证明今天以色列犹太民族的独立和尊严,来之多么不易。

父亲在他的自传中也说,在他与我母亲举办婚礼之前,我母亲和他的所谓丈夫需要办理离婚。犹太宗教把婚姻看做至高无上的事情,没有拉比的批准,是绝对不能办理离婚的;而拉比要批准离婚,他必定百分之百确认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母亲的前夫同意办理离婚,但是必须到另外一个城市履行手续。他没有路费,只好由我父亲资助才得以成行。父亲、母亲和母亲的前夫向拉比说明了情况,拉比理解他们的处境,迅速而有效地尽守他的职责,批准双方离婚并签署了离婚书。

可是办理离婚不但要有拉比的批准,还要有另外两人从旁证明。我父亲有两位朋友答应前来佐证,但最后没有到场。父亲只好临时跑到街上找人,他遇到的头两个路人居然同意陪他到拉比办公室作证。多年过去了,我常想,这两位年轻人是否知道,他们这一善举成全了一对夫妻,而这对新人后来给以色列带来了一位政府总理。

曾经在哈尔滨念书的母亲,来到以色列以后在一家柑橘包装场工作。她的任务是用一种特制的包装纸将鲜果包上,保护果实不受霉菌侵蚀。来自哈尔滨心灵手巧的姑娘知道,她在以色列需要卖劲工作,并且很高兴自己做到了。

我有时候会想,万一母亲的“丈夫”朋友不答应离婚呢?这并非完全不可能,试想我的母亲是位美人。母亲的名字叫“贝拉”,在一些国家的语言词汇里意思是“美丽”。我的确以有一位美丽的母亲而感到骄傲。

1930年12月31日,我父亲踏上了返回以色列的漫漫征途,不久之后,我母亲也追随父亲的足迹离开了哈尔滨。不过奥尔默特家族与中国的联系并不因此结束。

奥尔默特家族的长途跋涉是犹太民族历史长征洪流中的小小波澜,千回百转,它注定依照犹太民族生息繁衍和迁移的轨迹,找到自己的归宿。

11 犹太人不会忘记

父母亲回到巴勒斯坦,却迎来了上世纪对犹太人来说最为悲惨黑暗的岁月。他们带着新出生的第一个儿子亚伯拉罕,经受德国纳粹分子疯狂迫害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的历练。1939年大战爆发时我三岁,1945年结束时我九岁。

不同的民族,同样的苦难历史

20世纪30至40年代,对世界、对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来说是个灾难深重的年代。

1933年希特勒登上元首宝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宣告投降时倒台。希特勒赢得大选之后,立即对犹太人实施各种限制,继而走到用煤气炉从肉体上消灭犹太人的罪恶地步。1938年11月9日,发生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①“碎玻璃之夜”,德国纳粹分子开始大规模摧残犹太人,400座犹太教堂被烧,上万家犹太人商店被砸,2万犹太人被捕,3000人受伤,丧生者近百人!从此开启了对犹太人灭绝人性的大迫害、大屠杀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600万犹太人被杀害,其中150万人是儿童,这个数字是当时犹太人全部人口的一半!纳粹分子在他们入侵和占领的国家里设立集中营,将犹太人投入其中,又由这里驱赶到煤气炉毒死。仅在波兰就有300万犹太人被杀害。

中华民族也经历了同样一段痛苦和悲惨的历史。就在“碎玻璃之夜”的前一年,1937年12月13日,日本人在中国南京实施大屠杀,倒在日本人屠刀之下的中国人达30万!当犹太人在欧洲集中营被大批投入焚尸炉的时候,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被活埋。二次大战中犹太人死了600万,中国人牺牲了8000万!德国法西斯连同他们加在犹太人身上的灾难,日本军国主义连同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同样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架上。

在我年幼的心灵里,一直笼罩着残酷的战争及犹太人民遭受苦难的阴影。在战争年代,生活十分艰难。后来父母经常提到,每次赶上父亲进城,我们都哀求他带些牛油回来,好让母亲在分给我们的面包上能抹上些牛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