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对到鼓励,不一样的林妈妈(1)

“美国的很多亚裔家庭,都把孩子的学业看得太过重要;而在我看来,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们一起玩耍,同样是件好事,我非常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时至今日,林志明这番话无疑会成为许多父母奉为真理的育儿金句。可实际上,即便在家庭内部,林父的理论也面临着巨大的反对压力——林书豪的母亲吴信信女士,也是上世纪70年代从中国台湾移民美国生活的,她的育儿理念与林父不尽相同。这也不难理解:哪家父母不望子成龙?可在美国,又有几个亚裔孩子是通过职业体育出人头地的?如果说身体冲撞不算激烈的棒球还好,至于篮球,至于NBA,别说林母,恐怕林父都没听说过“三阪亘”这个名字——这位日裔美国人是林书豪之前唯一一个在NBA打过球的亚裔球员,他曾在1947年被纽约尼克斯选中,但只打了3场比赛总共拿到7分,就被球队毫不犹豫地裁掉了,因为身高仅1.7米体重不过68公斤的他根本承受不了职业联赛的强度。几十年后,NBA已然变得更高更快更狠了,林志明夫妇身高都不到1.7米,也并非运动员出身,让孩子打篮球能有什么前途?

于是,林母还是希望让孩子沿袭一条“正统”的发展轨迹:闲暇时学学钢琴等乐器,以后可以考虑当一名医生——律师、医生、工程师、科学家这类技术型工作,无疑是美籍亚裔人最稳妥的出路。但林父却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对妻子说,尽管篮球是自己的最爱,但也可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他们真的有兴趣,做父母的就应该权利支持,“我完全没有必须把他培养成职业球员的想法,如果到时候他说自己根本不喜欢这项运动,那么我绝对不会再强迫他打篮球。”

听起来,林家因培养下一代所引发的矛盾,和绝大多说中国家庭并无太大不同。区别在于,林志明是个有毅力但不专横的父亲,而吴信信是个足够开明善解人意的母亲,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个矛盾吵得不可开交,而是按照中国传统理念先由父亲这个一家之长做主,待孩子长大后再尊重他们的选择。光阴似箭,林家的长男林书雅(Joshua lin)已经5岁,到了父母约定的可以练球的年龄,林志明开始给儿子“上课”,传授那些从NBA比赛录像中整理出来的、在他看来弥足珍贵的篮球技巧——当然包括林父引以为傲的贾巴尔式“天勾”。

不久之后,比大哥小三岁的林书豪加入了这个训练营;最后,三兄弟中最小的林书伟(Joseph Lin)也投伙了。林家父子四人就此开始了一周三练、每次一个半小时的篮球特训,即便是孩子们后来都上了学,业余时间没那么多了,训练也没有间断过。三兄弟放学回到家后,会以最快的速度做完作业,吃东西,休息片刻,从晚上八点半开始训练,练习的内容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单调乏味:运球、投篮、上篮、传球,各项基本技术都不放过,再加上二对二的林家内部斗牛赛。

和其他篮球少年模仿乔丹、艾弗森等明星炫目的高难度动作不同,林父给儿子看的录像带、教他们模仿的动作,绝大多数都出自已经退役的老球星。哪怕三个男孩跳起来还摸不到贾巴尔的肩膀,但林父坚持让他们有模有样地练习着勾手投篮——尽管没有打过一天职业比赛,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指导,但林父却遵循着已被许多青少年篮球教练忘记的铁律:一名球员的成功,源自自身坚实的基础。

“我坚信,他们从这个年龄就开始苦练基本功,这些技术会深深植入他们的血肉之中,有坚实的基础,才会有后来的成功。”当然,林父并不是那种一门心思抓训练的铁血教头,他可不会无休止地增加练球时间,并没收掉孩子们的游戏机。循循善诱才能细水长流,这个道理他非常清楚。

于是,林志明对篮球那种超乎寻常的爱,很快就被儿子们继承了下来。随着他们个子越长越高,肌肉变得结实,90分钟时长的训练课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了。林父就此过上了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完成繁忙的工作后,他还要陪三个精力无限的儿子,在一切能打球的篮球场激战几个小时,直到所有人都筋疲力尽才罢休。

不过,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林书豪的故事可远没有那么简单,他对这颗橘色的大皮球并非一见钟情。5岁刚开始打篮球时,林书豪曾被父亲带去参加一个少儿篮球联赛,哥哥林书雅至今记得二弟出工不出力的懈怠表现:“有一半的时间,他只是站在球场上,吮吸着大拇指当观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