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和朋友谈到Art Deco/装饰艺术,想给她看看那间在迈阿密住过的Art Deco风格的酒店照片,谁知找了半天也没有一张,这才意识到自己当时仅是欣赏性地饱了眼福。之后想想觉得有趣,从风格而言,以重色彩和讲夸张的Art Deco像极了繁琐高调的装饰款服装,而我对这类繁复风格的衣服几乎从来都是“远观而不亵玩焉”。
时尚有两种游走极端的对立风格,一种是“简洁女皇”吉尔?桑达(Jil Sander)领衔,强调节俭洗练,提倡“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另一种是“极繁之父”罗伯特?卡沃利(Roberto Cavalli)带头,用铺张奢华,讲究“多即是多More is More”的极繁主义(maximum)。总体而言,简洁主义的服装常以纯粹精炼的剪裁和舒旷线条统御一切,其“内敛而强大、简洁而有力”的精神姿态,几乎不带任何花哨色彩和细节装饰;而秉承了洛可可、哥特式风格的极繁主义和服装则恰恰相反,总是以“把繁华和装饰进行到底”的架势淋漓尽致地将精致、夸张、复杂甚至奇特演绎到极致。如果用冷静的减法来形容极简主义及其服装,那么极繁主义毋庸置疑就是一道绚烂的加法。
时尚对于“极简”还是“极繁”,总是莫衷一是。有言,时尚像闻风而动的墙头草,时而极简,时而极繁;还有言,时尚像血雨腥风的政治运动,不是极简压住极繁,就是极繁压住极简;也有言,时尚唯经济马首是瞻,发达时极繁,萧条时极简。若我说,按照时尚经济学“喜新厌旧”的逻辑和“变来变去”的特点,极简和极繁只不过是时尚代谢的正常反应,都会随风而逝。关键是一个人要能通过适合的简、繁发掘和传递出自己的个性和精神。可喜的是,在日月穿梭和耳濡目染中,人们越来越形成各自独特的“简繁观”,但就是有点像钟表只会滴答滴答以固定节奏进行循环。你会发现多数情况下,自己只按照固有模式不断排斥服装异类分子,太简、太繁,太素、太花 只要不为熟知或习惯,统统不予考虑。
那么,究竟是极简还是极繁?是加法还是减法?套用莎士比亚的名句 “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纽约著名时尚潮人、知名品牌巴尼斯纽约(Barneys New York)的创意总监西蒙?都南(Simon Doonan) 曾说:“独特的个性化风尚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要打造和设计独特魅力,意味着对你个性的核心有所了解和加以放大。”所以,为有别于人更像自己,本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先静下心向内思考:“我是谁?”。然后,根据内向进行外向的或“极简”或“极繁”或“折中”装扮。当然,行走极端一般都会伴有更大之风险。如果不具高超功力或超强悟性,做只穿基本款、连带配饰都嫌多余的极简派;或做只爱装饰款、集诸多元素于一身的极繁派,都会稍有不慎“走火入魔”。
或许,现阶段对大多数人而言,好方法就是选择做游走“极简”和“极繁”之间,有“加”有“减”的“折中派”。在此,“折中”与传统的“中庸”并无太多关联。只是以审美的姿态,极简容易产生单调,极繁容易导致俗气。另外,如果你特别愿意选择设计元素(褶皱、花边、蕾丝、花朵等)多,“物有所值”的装饰款服装,不妨做点减法。就像“三高者” 需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品;穿衣时少些如亮片、蕾丝、花边、流苏和铆钉等额外装饰性元素,尤其避免超级勇敢集众元素于一身。通常,只需突出设计五元素(线条、色彩、廓形/造型、质地、图案)中最多三种即可。而如果你比较钟情朴实无华、简单寡净,“一无所有”的装束,则可以考虑适当填点加法,多用些如胸针、丝巾、项链、眼镜和帽子等配饰来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