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讲义(19)

亨利·巴比塞(Henri·Barbusse),他在1935年死于莫斯科,还来不及真正了解苏联。为了纪念他(更多是为了那本影响甚广的反战小说——《炮火(Le Feu)》。自然,是名义上的纪念),几位和他同姓的乡绅(他们坚称自己是作家的亲戚,即使他们完全不会说法语)筹资办了这所学校,以他的名字命名,归于当地教会的名下管理。

然后二战就开始了。或许是受了死去作家的庇护,轰炸来得很迟。在小市政厅的官员们讨论是否应该修建防空洞时,盟军已经在诺曼底登陆;这项保护生命的宏大工程进行到快三分之一,希特勒自杀,战争也就跟着停止了。

经过讨论,离学校正门最近的那个弹坑(实际上,选择非常有限——整座小城里的弹坑加起来,都还只是个位数)被保留下来,以便在合适的时候用来炫耀“亨利·巴比赛公共中学”的悠久历史。

“我对这段很不满意。”,杜拉斯放下稿纸,“除了叙事风格有些突兀之外,还使用了太多括号注释:精致当然谈不上,还造成了阅读困难——这部分我一定会改的。”

“我觉得还行:至少吸引力是足够的。”,夏哀评价道,“用引述历史的方式来设置条件,同时深化背景,是个偷懒的好办法——联想和引用延展了故事,不会显得过分单薄。”

“如您所说:它也有它的好处。”,这位年轻人表示认同,“反正,我还会再去一趟图书馆,整合一些其它的资料……好吧,我们还是暂时放下这些琐碎的铺垫工作:先生,我现在想为‘尸身积雪不明显’做更详细的说明——相信您此刻对这点会更感兴趣。”

“是的,我愿意听。”,他对杜拉斯微笑,“你曾说明:这点是和场景相关——我当时就做出了一些猜测,这同时也增加了我的好奇。这些你也写下来了,不是么?”

“我写下来了。在这里。”

杜拉斯又抽出一张稿纸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