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战神(2)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在楚营中的韩信却一直默默无闻。为什么?这并不是韩信不想,而是没有机会。除了有点小聪明之外,韩信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才华,而成功也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身在军营中的韩信也不甘心就做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多次找机会在主帅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但都没有引起主帅的注意。后来,就在韩信还没有从一名士兵上升为一名小头目的时候,项梁的军队就已经失败了。打了败仗的项梁部队就像一盘散沙一样,无人管理。

韩信左顾右盼,觉得再这样待下去也没有出头的一天,于是又果断地将阵营转移到了项梁的亲戚项羽处。有了一段时间的社会经验,韩信也不再是一个初出茅庐、只会做梦的小年轻了,他学会了如何圆滑处世,如何隐藏锋芒和阿谀奉承。他经常一个人琢磨一些小计策,也多次主动向项羽献计献策表现自己的才华。奈何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一样,是一个不会识人的武夫,韩信在楚营苦心经营很长一段时间,依旧看不到收获,气得就要打退堂鼓。

随着年龄的增长,韩信不再是以前那个办事冲动的愣头青了,他学会了凡事三思而后行。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名词叫“裸辞”,说的是一个人在没有找好下一个工作单位的时候就向现在所在的单位提出辞职申请的一种行为。而当年的韩信却没有裸辞的勇气,他要给自己留足充分的后路。细细分析了一番当时起义的各路英雄之后,韩信觉得,投奔刘邦是一个比较靠谱的选择,一来刘邦与自己一样,都是混混出身,身上都有一股义薄云天的哥们儿义气;二来自己与刘邦的遭遇也差不多,都是早年不得志、单枪匹马出来打江山。于是,他当下便决定,跟着这哥们儿干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