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高昂的爱国情操是成功最大的动力(10)

龙城之役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朝自高祖刘邦立朝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兵入关,斥候一度侵至长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等,北方匈奴可谓是汉朝的心腹大患。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朝对匈奴的反击,使得匈奴的进犯更加猖獗了。第二年秋天,匈奴骑兵又一次大举南下,先是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然后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

汉武帝先是派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

汉武帝没办法,又派卫青出征,并派李息从代郡出兵协助卫青,从背后袭击匈奴。

卫青的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这三万人如同猛虎下山,一改汉军的委靡之态。卫青本人身先士卒,将士们更是奋勇争先,直杀得匈奴骑兵哭爹喊娘,一溃千里。而卫青的这次独立作战,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取得了汉朝对匈奴最大的胜利。

卫青的屡次战功,让汉武帝对他很是看重。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又给汉武帝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而皇后一直无孕,于是汉武帝就废掉陈皇后,让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取而代之。由此,汉武帝对卫青更加信任和倚重。

连续两年,匈奴都吃了败仗,心内很是不服,以前一向软弱的汉朝居然两次都打赢自己,这一定是运气。于是,在第三年,匈奴又一次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对汉朝进行侵犯。

汉武帝决心要给匈奴一次沉重的打击,要么不打,要打就要往死里打,一次打怕他。于是,汉武帝派卫青率四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这是西汉对匈奴首次用兵最多的大战役。卫青先从云中出发,然后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先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用卫青放羊的话来说,这叫关门打狼。然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给匈奴设计了一个口袋阵。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妙,怕让卫青包了饺子,仓皇率兵逃走。

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史记》《汉书》盛赞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至此,那个头戴枷锁的犯人说的话,终于应验,卫青封侯了。

因为河套地区这一带水草肥美,地势险要,汉武帝决心在这里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更是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这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样,汉朝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