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2)

蒙代尔的执着也值得敬佩。自1960年以来,他发表了数量惊人的论著和讲演,一以贯之地坚持他的货币理想,不断阐释固定汇率之利,痛斥汇率动荡之害。就在今年的5月,年过80的蒙代尔先生还在北京的数个论坛上阐释其货币理想。甚至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起欧元动荡的情况下,这位“欧元之父”还是不改初衷,要求“实现美元、欧元、人民币的稳定关联”,希望通过“三方的紧密合作”“终止这种大幅度变动汇率的不稳定”。

我不能同意蒙代尔的是一点,这就是他设计的通向理想货币制度的路线图——以毫不动摇的固定汇率把主要货币连接成一个全球货币。不同意的理由,不是因为统一货币好还是不好,或者固定汇率好还是不好,而是迄今为止历史经验可以验证的逻辑说,人类做不到按照关于实行固定汇率的一纸承诺,就把不断内生币值不稳定的货币“绑”成一个稳定的一体化货币。欲汇率固定而不能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货币币值之不稳定。在货币与汇率的关系上,货币稳定是因,汇率固定是果。以为固定汇率就可以倒逼出一个稳定货币,那是本末倒置。

金本位不就曾经是“一个货币”吗?在严格的金本位制度下,不同金本位的货币无非就是含金量的不同,只要这些货币的含金量不变,它们之间的“汇率”就恒等。或者可以说,严格金本位下的汇率天生固定,以至于根本就不需要汇率。传统中国举国使用银块或银元,不同贵金属货币的载体之间也许有“汇率”问题,但云南与广东之间就并没有、也不需要“汇率”的安排。金本位后来被动摇,绝不是因为“固定汇率”被动摇而引起的。它只不过是一个结果罢了——在种种经济、政治、社会的压力下,特别是在各国政府为战争筹款的压力下,各国货币统一含金的基础被摇晃了。金本位摇晃了,原来天生固定的汇率也随之垮台了。

如果连黄金那样坚硬的物理特性都抵挡不住动摇货币币值的人间压力,那又如何指望一群国家的政治代表在一个森林里开开会、签下一纸承诺就可以长期维系货币的稳定呢?果不其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寿命比19世纪的金本位的寿命还要短暂。让我佩服的地方,是弗里德曼早在人人相信该体系能够永世长存的早期,就通过研究诸如法国外长舒曼计划、德国贸易支付困难等实际问题,看出该体系的破绽。守不住币值稳定,哪里守得住固定汇率?对弗里德曼来说,汇率浮动不过是合乎逻辑的现实出路罢了。

几年前,蒙代尔的一位高足、《蒙代尔经济学文集》六卷本的中译者向松祚先生,赠我一本他自己新出的大作。书名很抢眼:《不要玩弄汇率——一位旁观者的抗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拜读之后,我想蒙代尔教授一定是位旷世奇才,否则他的学生怎么会用如此火热的文学语言赞美自己的老师,又怎么会以如此高昂的斗志捍卫他老师的理论结论和政策主张? 不过,我的保留意见依然如故。“不玩弄汇率”可以,但总要以“不玩弄货币”为前提吧?当现实世界露出了它极为不理想的一面,即没有力量在事实上阻止有人玩弄货币的时候,我想请教蒙代尔师徒的是,人们还要为了理想而坚守那根本守不住的固定汇率吗?

小结一下。全人类共用一个可靠的货币是值得追求的理想,但以固定汇率捆绑出一个理想的货币体系,却是在经验上没有被验证、在逻辑上也许永远不可被验证的乌托邦空想。

2010年6月5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