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忙行吗?不行。央行首先不能不忙着举债,因为不扩大举债,央行就没有能力在外汇交易中心大手收购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的外汇。看看记录吧:央行增加的外汇资产,从2000年前每年不过数百亿人民币,到2001-2003年间每年5000亿人民币以上,再到2004-2006年间每年在1-2万亿人民币之谱,而2007-2009年间每年达到2-3万亿人民币!要不是央行忙不迭地举债--强制或加息诱导商业银行把钱存到央行,不够再发央行之债,再不够再增发货币--哪里可以这样连年爬坡升级,购入并持有日见巨大的外汇资产呢?
借到了债,也购入了巨额外汇,央行是不是可以消停片刻?还是不行。我们知道,央行负债的一个大科目叫“储备货币”。在术语上,“储备货币”也就是“基础货币”(base money)或“货币基础(monetary base)”。问题是,既然同义,为什么还有两样称谓?我的理解是货币有动、静之别:静止状态下的货币可以等债权人上门,所以是“储备货币”;而储备货币一旦被央行用来购汇,货币就动了起来。这一动非同小可,原本在央行储备的货币付给了商业银行,后者又把这笔钱贷放出去。来来回回之间,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货币”了。但是追本溯源,央行的储备货币才是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
商业银行放出贷款,到期收回;再贷放、再收回,如此循环往复,进入商业银行的一元钱就可以当好几元钱用。这就是商业银行具有的放大货币创造的本领。在这个意义上,进入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又被叫做“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表明流动中的货币具有成倍放大的能量。至于货币之能究竟被放到多大,货币的“流通速度”是关键。以年为期,商业银行贷出货币再收回,转两圈货币就放大2倍,转五圈就放大5倍。譬如近年央行每年增加的外汇资产过2万亿人民币,就是央行把这么巨大一笔基础货币付给了商业银行,要是货币的年流通数度平均为4次,那么仅此一项,市场增加的流动性就高达10万亿人民币。
央行当然非忙不可。这回忙的是央行的本行--“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谁都知道法定不可兑现货币即纸币,除了帮助实现商品与服务的交换,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不像黄金白银或其他商品货币,本身就可以给人们带来直接的享受,因此生产得越多越妙。纸币多了是另外一回事,不但无用,而且有害,因为纸币多过待实现交易的商品与服务的增加,最后一定导致物价总水平(包括资产之价与一般商品服务之价)的上涨,也就是货币币值的贬损,即老百姓说的“票子毛了”。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出品,倘若币值不稳,责任界限很分明,天下持币人惟央行是问。
于是央行还要忙着“回收流动性”:发央票、增加法定储备金、提升利息,抑或还要使用带有时代特色或中国特色的其他政策工具。不过大家心知肚明,此“流动性”可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货币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经济现象,也就是人造出来的现象。具体到这些年把央行忙得团团转的流动性,原本就是央行自己为大手购汇而付出去的。我们终于搞明白,央行搭上巨额利息的成本,甚至不惜经营亏损,外加承受各界的批评和抱怨,既图不到名,也图不到利,来来回回就在忙两头--大手举债购买外汇,再痛下决心回收放出去的流动性。究竟是什么力量和机制能赋予堂堂央行如此的行为逻辑,且听下回分解吧。
201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