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7)

在姜子云和俞红茵认识一段时间之后,杨正义关切地问:“你们进展得怎么样啦?”

姜子云显得比较灰心。他对杨正义说:“没什么进展,只在一起聊过几次天。”

杨正义是关心他们交往的,他真诚地希望姜子云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找到人生的如意伴侣。他对姜子云说:“本来这种事情完全是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但我还是愿意助你一臂之力。我问你,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杨正义主动表示愿意帮他,姜子云格外高兴。他对杨正义说:“你再帮忙烧把火,加加温!”

杨正义其实也没有恋爱的实战经验,他与任妙玉朦胧的爱情已经被他冷冻起来了。一个没有恋爱经验的人帮助另外一个没有恋爱经验的人,这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但杨正义是一个热心的人,帮忙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他问姜子云:“怎么烧火?”

姜子云对这个问题看来是有思考的,他指点杨正义说:“你可以把我的家庭背景情况告诉她,这样就能够增加我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杨正义是异常厌恶以家庭背景为筹码的,他深受血统论的危害。当听到姜子云要让他向俞红茵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时,杨正义产生了条件反射,他正色道:“介绍你的家庭背景有什么意思?她又不是和你的家庭谈恋爱!”

姜子云坚持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介绍一下家庭背景能够增加成功的机会吗?”

杨正义没有和姜子云较真。为了成全姜子云,他违心地答应。

杨正义给俞红茵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不仅如实地介绍了姜子云的很多优点,而且郑重其事地介绍了姜子云的家庭背景情况,他希望俞红茵能够给姜子云一个机会。

后来的事实证明,杨正义的这封信并没有起到姜子云想象的那种作用。俞红茵并不是一个看重家庭背景的人,她爱一个人的内在素质胜过爱他的家庭背景。姜子云和俞红茵的交往后来逐渐中断了,杨正义背上了双重的精神包袱。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姜子云,姜子云追求俞红茵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杨正义过意不去。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对不起俞红茵,他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感自己强人所难是不道德的。让杨正义心里感到特别难受的还是他写给俞红茵的那封信,一个坚决反对血统论的人却以血统论去说服另外一个人,让杨正义觉得自己非常丑陋。这成了杨正义在大学最后一年心理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他因此也基本上断绝了与俞红茵的交往。杨正义希望尽早毕业,再也不要看到俞红茵,不受这种精神上的折磨。

在大学毕业确定去千洋县工作之后,杨正义又给俞红茵写了一封信。杨正义在信中真诚地向俞红茵道了歉,希望她原谅自己的错误,并祝愿她能够找到真正的爱情。在这封信发出之后,杨正义才获得了心灵上的解脱。俞红茵没有给杨正义回信。或许她不知道杨正义分配到了千洋县的什么地方,或许她不知道如何告诉杨正义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