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5)

艺术界人士对“正确的”收藏理由有着苛刻的标准。大家都认可的收藏理由包括对艺术品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家的无私支持。几乎所有人,包括艺术品交易商,都憎恨投机的人,有名望的收藏家更是厌恶那些不择手段挤入上流社会的人。梅拉说:“有时候我都不好意思把自己归入收藏家的行列。提起收藏家,人们想到的是有钱有势有特权的那些人。”唐认真地听着妻子的话,然后补充说:“收藏家一词暗含的一层意思是没有专业能力。在艺术界内的所有人中,收藏家的专业知识最浅薄,他们的工作就是开支票。”唐和梅拉都操着地道的布鲁克林口音,他们的个头相差30厘米。1964年两人结婚以来,经常为此争吵。梅拉继续说:“收藏家这个名头应该是争来的。一个人不是一夜之间就成为艺术家的,同样,一个人也不会一夜之间就成为收藏家。这需要毕生的努力。”

鲁贝尔夫妇有一家私人博物馆,馆内有27个展厅,他们把家里的藏品在博物馆内循环展出。他们还有一个研究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三万册。梅拉说:“我们看书、看展览、听新闻、旅游、买艺术品、谈论艺术品,甚至睡觉都梦到艺术。我们把挣的每一分钱以及我们所有的资源都投在艺术上。”梅拉半握着拳头,显得有些激动:“但这并不是牺牲,这是真正的特权,与艺术为伴的特权。”

尽管鲁贝尔夫妇的藏品包括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但他们更热衷于“新兴”艺术。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觉得“前卫”这个词听起来不大舒服,于是用“先锋”一词委婉地替代。如今,随着新兴艺术的兴起,对艺术品市场前景的预测取代了艺术先驱的实践,艺术家们不需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进行开创性的创作,而是要先看看市场对未来趋势的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的走向开始创作。在这种背景下,个别艺术家随便就可以颠覆历史的定式。历史上,一般需要有一大批艺术先锋才能推动艺术的发展,如今,个别艺术家的个别作品似乎就可以改写艺术史。鲁贝尔夫妇最喜欢创造第一:他们喜欢成为第一个参观某位艺术家工作室的收藏家,第一位购买其作品的收藏家,以及第一位展出其作品的收藏家。梅拉兴致勃勃地说:“从青年艺术家身上可以看到绝对纯粹的一面。如果你在他的第一次或第二次展览上购买他的作品,那么你就是在帮助他树立信心、帮助他确立社会地位。这不仅仅是买一件作品那么简单,这实际上是在购买他的生命力,生命力是他不可或缺的东西。买下他的作品,相当于一种共同的承诺,这种承诺意义深远。”

我问鲁贝尔夫妇,在他们参观展会、购买作品的时候,我可不可以一直跟着他们。梅拉惊恐万分地说:“绝对不行!那相当于进入我们的卧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