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3)

展厅内有一幅精美的油画,这件作品名为《727—727》,由三块画布组成。布展的时候,布卢姆正在跟与他们合作的明星艺术家村上隆用日语交谈。谈笑风生之间,两个人在讨论这件作品的价格,英文数字不时地从连珠炮似的日语中蹦出来:“80万”,“100万”,“150万”,“200万”。画面上是村上隆的自我卡通形象,在色彩斑斓的天空中腾云驾雾、自由翱翔。村上隆早先有一部作品名为《727》,现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幅新创作的《727—727》画面更加复杂,体现出更高的艺术造诣。这件作品对于村上隆来说“既是一个顶点,也是一个起点”。已经有好几位藏家打算不看画就出手,但是价格还没确定。

杰弗里·坡在洛杉矶西部长大,以前是摇滚乐队“狂喜宿命”的主唱,后来开始经营画廊。他说:“村上隆为这幅画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有好几个助手中途都退出了。”我说:“我听说村上隆原来打算跟纽约大牌的画廊——高古轩画廊合作。”杰弗里·坡坐下来,又示意我坐在旁边的空位上,然后问我:“你听谁说的?”在艺术界,流言蜚语不绝于耳,这是艺术品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

拜访完布卢姆和杰弗里·坡之后,我与塞缪尔·凯勒(Samuel Keller)一起参观了其他展位。从2000年开始,凯勒一直是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的主席。凯勒今年40岁,很帅,为人精明,胡子刮得干干净净,鞋擦得锃亮。他在巡视的时候,一会儿用法语表扬艺术品交易商,一会儿用意大利语开玩笑,一会儿又以平和、温柔的语调用德语安慰一位愤怒的画廊老板,这位老板抱怨她的展台位置不好。我还确切地听到凯勒用希伯来语说“你好”。许多瑞士人通晓好几种语言,他们谦逊、保持中立、支持国际主义、追求卓越品质,所有这些特质在凯勒身上都能找到。这位掌门人还有一项本领,那就是会让别人觉得他手中没有多少权力。他雇用一批顾问帮他挑选哪些艺术家可以获得“艺术宣言”的展位,年轻的艺术品交易商会把青年艺术家的个人展放到这种展位上,这种展位数量很少,令许多商人垂涎欲滴。他还聘请博物管策展人帮助挑选并布置“艺术无限”的展位,把馆藏作品安排到像巨大洞穴似的陈列室里。此外,凯勒还有22名“大使”,负责在世界各地联络和沟通。由此看来,凯勒不像是在举办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艺术活动,更像是在召开一次国际峰会,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在召开一次“联合国大会”。毫无疑问,他的这些策略和做法大大提高了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影响力,老牌的科隆国际艺术博览会、芝加哥艺术博览会和纽约的军械库国际艺术展已经沦为区域性或地方性的艺术活动。

读书导航